龚全珍:一位永葆本色的共产党员(3)

龚全珍:一位永葆本色的共产党员(3)

见证人格的力量

今年5月以来,我多次采访龚老,帮助整理了她的46本日记。一次次的采访,一遍遍的品读,一步步走进她的精神世界,感受她闪耀着共产党员光辉的崇高精神品质。

龚老的第一种精神,就是永葆本色,永不掉队。她用一生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少年时期追随八路军,到脱下大学校服穿上军装,加入共产党,直到今天仍在追求更高的理想。她活到老学到老,经常购买中外名著,自费订阅10多种报刊,坚持收看电视新闻。她虔诚地写着每一篇日记,参加每个月的老干部学习会和党支部会。在《龚全珍日记选》里,仅“学习”一词,就提到了189次。她坚持“照镜子”,不断提升自己。她常说:“我离优秀党员的标准还有距离,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做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龚老的第二种精神,就是服务群众,一心为民。在学校,她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既当老师,又当保姆。离休后,她的服务对象是孤寡老人、贫困孩子和困难群众。据不完全统计,甘祖昌将军去世后,龚老从她工资收入中先后捐出10多万元,资助了100多人。前不久,参加完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表彰会的龚老又制定了工作目标:“从今天起,我要以道德模范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天争取做到:早饭后,用两个小时到龚全珍工作室处理事情;此外,到住户家调查研究,征求意见,交交朋友。”

龚老的第三种精神,就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久前,新闻联播报道了龚老,她对记者说:“我跟祖昌结婚的时候,心里想,有人会以为我是贪图他地位高、工资多。我要用我的一生来证明,我不是为了这个,我是佩服他的人格。”甘祖昌和龚老的人格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物质生活可以简朴,但精神生活一定要丰富充实。”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是小学校长,有很多加工资的机会,但她都把名额让给了其他人;子女读书、就业、结婚,全靠他们自己。两年前的11月,她对儿女们说:“我要赶紧办好遗体捐赠手续,不然我死不瞑目,因为我的肝脏、皮肤和眼睛是好的,不用太可惜了!”

龚老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后,我在她的日记本上看到她特意写下了两个一起受表彰的道德模范的名字、手机号码:其中一个就是先后将4名无亲无故的残疾、孤寡老人接到家中赡养的湖南女子廖月娥。我感到很奇怪。过了几天,疑团终于解开了。那天,县里请龚老谈谈当上全国道德模范的感受。作报告时,她根本不说自己做了什么,而是满怀深情地讲述着廖月娥的故事,她说:“廖月娥的事迹感动了我,我要向她学习!”一个90多岁的老人,还在给自己的人生树立新的标杆!

龚老的第四种精神,就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她扶贫济困慷慨大方,对自己却能省就省。她没有存款,没有属于自己的房产。一条穿了多年的棉裤,实在不能再穿了,她就动手把它改成沙发垫;一块三四十块钱的电子表,外壳早已锈迹斑斑,坏了很多次,修好了她又戴上。

对社会上一些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龚老深感忧虑。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龚老在2月9日的日记里高兴地写道:“今年这个年节俭风气浓浓,干部都不许开公车办私事,中央树正气决心大。”3月5日,她又写道:“现在公款吃喝风少多了,这是好事。执政者应当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才算是好领导班子。”提起受到习总书记接见后的感受时,龚老说:“总书记谈得最多的就是艰苦奋斗。”不久前,莲花县请龚老作一场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报告,龚老对大家说:“我一定要按照习总书记教导,尽一个共产党员义务,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但是我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我要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跟我一起去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把甘祖昌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他的这种精神,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这,就是龚全珍,一个新时期的道德模范,一个永不褪色的共产党员!

(江仲俞:江西日报记者)

龚全珍日记摘选

1989年11月23日 晴

干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只要是对党和人民有益,就应当全力以赴,并且永远不后悔地向前走。

1991年10月25日

人生,各自选择自己的路。我选了物质生活简陋,而精神生活充实的路。

2005年12月6日 晴

为了救润娇,我不得不把仅有的存款奉献出来了。我想,钱以后还能有,生命只有一次,救人要紧。

2005年12月10日 雨

润娇虽比以前憔悴了一些,头发还没脱光,情况比想象中还好。我们紧握着手,眼泪不由得流下来了。室内光线不好,润娇说她的病是癌症中轻的一种,加上发现治疗得早,治愈率80%,自己力薄希望大家帮助。残联、民政、南岭乡都给了800元慰问金,我最后掏出3000元。

1991年10月4日

我选择的道路,儿女亲友们有不同的看法,那是自然的。祖昌没为儿女做什么,但他所致力的事业是为大家的儿女造福,自己的儿孙也在其中了。

1992年10月17日

昨夜遇到一位青年,他熟悉莲花的老革命。他说:“甘祖昌苦了一辈子不抵。他还叫崽女务农耽误人家的前途,真是糊涂。”我反驳他的看法:“他的物质生活虽俭朴艰苦一点,但精神却十分丰富充实。”

1989年3月5日 晴

人生在世几十年,生命是短促的,应当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雷锋年轻、发光的生命,虽然牺牲了20多年,可能比他活着的时间还长,却永远闪光。祖昌也是如此,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党和人民不会忘记他。他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永远激励我前进。

1993年7月18日

牙痛使我中断了日记。痛得难耐时就吃药。日子过得昏昏沉沉。前天天德和一位宣传部的同志在老干局陈局长的陪同下采访我,说是祖昌的精神在我身上的反映。我比他差得远,我不过是个平平常常的老太婆,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呢?我是个党员,不过是在尽一个党员的义务而已。只想生活得充实些,有意义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