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入学 “近”与“好”的博弈

就近入学 “近”与“好”的博弈

钟秉林

范先佐

孟 夏

储朝晖

张人利

高淑英

时 间:2014年4月15日

地 点:光明日报社

主持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钟秉林

嘉 宾: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校长 张人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范先佐

北京玉渊潭中学校长 高淑英

北京安惠里中心小学校长 孟夏

开栏语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教育事关千秋万代、千家万户、千言万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攻坚方向。处在深水区的教育改革,亟待破解许多难点、热点问题,需要破的勇气、立的智慧,更需要凝聚力量,上下一心、风雨共担。

4月15日,本报教育部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启幕“教育沙龙”。沙龙将每月举办一期,特邀专家学者、校长老师、家长学生或相关教育工作者,围绕教育热点特别是教育改革的“硬骨头”,分析症结,把脉难点,探寻解决之道。

尊重教育规律,弘播智者声音,推动科学决策。我们希望沙龙不是高高在上地对教育指手画脚,而是以真诚、务实的姿态为改革出实招,鼓实劲。

剪不断、理还乱的择校、小升初乱局长久存在,并在一轮轮政策的努力下以愈演愈烈、越来越难“啃”的势头引发全社会的教育焦虑,也搅动着基础教育的健康生态。

2月17日,教育部公布19个重点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改革新政;4月18日,在一片观望、焦虑的情绪中,酝酿已久的北京市小升初(包括幼升小)政策终于尘埃落定。此番新政被视为回归《义务教育法》、回归义务教育本义,根治择校顽疾最具力度和突破性的政策安排。政策出台后,人们充满期待,但对于政策执行和落实效果,还有不少人心存疑虑。

5月,新一季小学招生即将展开,以小学入学为起点,教育领域这一群众意见最为集中的问题链条究竟会发生怎样的改观?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