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聪:驾“龙”潜海搏激流(2)

叶聪:驾“龙”潜海搏激流(2)

摘要:深潜试验流程复杂,项目庞大。每当下潜的头一天,几名试航员都要依照操作计划再三沟通,完全消化。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部署完毕后,首先要在后甲板上对潜水器进行检查。每次检查都需要填很多表格,一旦发现一项检查结果有问题,就需要及时检修。

 众望所归的“船长”

如今,一提起叶聪,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深潜第一人”,而对他的其他身份却忽略不计。对此,叶聪有点无奈。倘若叶聪不是设计师和工程师,他绝对坐不进“蛟龙号”的主驾座上。

在“蛟龙号”的下潜过程中,叶聪的工作角色叫潜航员,其实就是“蛟龙号”的船长、驾驶员兼领航员,主要工作是在深海环境下保证载人潜水器的正常运行,能够熟练操纵潜水器在指定的海域巡航和作业,同时还要肩负起导航、通讯、摄影、生命保障、故障修理与维护、医疗急救等工作。

叶聪当初的第一次下潜经历,也是以设计师的身份。2005年,中美两国首次联合开展深潜科考,中国派出了一名科学家和五名工程师,他们要在美国的船上呆一个月,叶聪就是其中之一。他当时的身份是负责“蛟龙号”总布置的主任设计师,要对潜水器总体上进行规划。

“很多记者问我第一次下潜有没有害怕,我知道他们希望我说怕,但是真的没有。那天是从上午8点开始的,我的下潜兴趣不在看海底世界和风光,而是‘偷师学艺’,观察美国的驾驶员是怎么操作的,要注意哪些事项,这一行就是‘深海的哥’,载着不同的人下海。其实我还是有点私心的,我在心里盼望着能出现一些故障,这样我就能看看他们在危急关头处理问题的方法。”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第二次下潜中,美国的潜水器真出问题了。有着几百次下潜经验的美国驾驶员一边轻轻地说着:“Don’t worry!”一边极其冷静地处理着问题,而就在上浮过程中,他发现经验丰富的美国潜航员也做“小抄”,上面写着作业重点和科学家的需求!

美国归来后,叶聪在国内也有了一些下潜的经历,尽管下的不是海,仅仅是水池。“潜器原本是静止的,到水池以后要操作它,让它动起来,就像让一个小孩学说话、走路、跑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终于,2009年8月,“蛟龙号”要下海了,主驾人选也随即公布。在很多人看来,叶聪当选是众望所归:他是设计师,对潜器熟悉了解;他是指挥部成员,和指挥部沟通不会有问题;另外,他也是有经验的潜航员……

“第一次下潜很浅,才38米,然后慢慢的越来越深,这是一个计划非常周密的事情,并不只是要下潜多少米,还要调试一些参数等。总体来讲试验的进程没有遇到很多的波折。”叶聪说,“潜水器会用计算机来记录我的每一个操作,然后指挥部每一次开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由我来汇报在现场的操作和当时的感受,我会有自己的判断。指挥部的成员在接受了这些信息以后开始讨论和分析,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38米、50米、300米……两年来,“蛟龙号”潜水器慢慢向下“深入”。在先后进行的37次载人深潜试验中,有28次都是叶聪驾驶潜水器,不断改进、验证。他们会对海区做调查,包括风向、海水深度、盐度、密度等等,用叶聪的话说,“我们也不是去一个完全未知的区域。”

深潜试验流程复杂,项目庞大。每当下潜的头一天,几名试航员都要依照操作计划再三沟通,完全消化。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部署完毕后,首先要在后甲板上对潜水器进行检查。每次检查都需要填很多表格,一旦发现一项检查结果有问题,就需要及时检修。

紧接着,船尾的A字架吊车会将潜水器小心地布放到海面上,潜航员再次进行水面检查,完成一份长长的检测表格后,真正的潜水才开始。下潜过程是一个匀速运动,每次试验依据不同要求,潜水器驾驶员和水面支持母船隔5分钟或者20分钟都可能进行一次通话。3700米的下潜过程大约需要100分钟,在海底工作约四五个小时。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