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销售安全套是良药还是苦酒?
尽管说,在校园销售安全套是国外很多学校的做法,可以称之为国际惯例。但是,鉴于国情不同、观念不同,在校园销售安全套对于咱们来说,还有点不合时宜,其绝不是校园防治艾滋病最好的良药。
在国外的校园,有着到位的性教育,很多学校的性教育课程甚至一点不比主科的时间短,而且国外的家庭,父母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轻松谈性。有着这样的环境,一些国家的孩子对性是没有神秘感的,他们对性知识有着充分的了解,再配上安全套,自然可以起到防止性病的作用。
而对于国内的孩子来说,性知识是缺乏的,正如报道中提及的西安,当地教育部门的规定是,一年不能少于一节性教育课。这样的性教育课可以说是蜻蜓点水的,不仅仅没有解决孩子对性神秘的困惑,反而增加了神秘感。加之,孩子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基本上来源于乱七八糟的网站,更为性的神秘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这种情况下,就开始在校园销售安全套,无异于会让本就对性懵懂的孩子们有了蠢蠢欲动的感觉,当他们可以方便的在学校购买到安全套的时候,他们会做出什么事情呢?或许他们心中唯一的羞涩也会被打破的。他们心中必然是想着如何用一用这个安全套。如果真有了这样的想法,对于艾滋病的防治不仅仅不会是好事情,反而会让艾滋病防治更加艰难。
我们知道的是,孩子们校园性行为虽然也在发生,但是按照比例来说,毕竟还是不大的。即使他们心中有这样的想法,也会在自我控制中,让萌动的感觉自我消化。当学校销售安全套的时候,他们会认为,校园性行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会成天想着这些事情,结果会怎样?真的不敢想象。只会让校园性侵害案件走高,甚至有的学生会带着安全套到校外去寻找刺激。
一个安全套真的不是防治艾滋病的万能神药。如果真的想做好艾滋病的防范工作,我想,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这么几种:一是,在校园开设像模像样的性教育课程,让孩子不把性当做神秘的东西;二是,让他们知道依附于爱情之上的性行为才是健康的,让他们知道宝贵的第一次不能随随便便就“出卖”了,更要让他们懂得东方人的含蓄之美;三是,加大对卖淫嫖娼现象的查处力度,最起码要确保校园周边的宁静。
没有了乌七八糟的事情,没有了肮脏不堪的肉体买卖,减少了社会上的艾滋病病例,让患有艾滋病者不敢去祸害孩子们,去报复社会,才是最好的安全屏障。如果这些主要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治理,仅仅向孩子们出售一个安全套的话,对于艾滋病的防范意义是不大的。让孩子懂得自爱,懂得珍惜,比一个安全套重要的多。
校园销售安全套不是防治艾滋的良药,闹不好就会成为一杯苦酒。
向中学生发售安全套当慎之又慎
西安市要在普通中学校园超市销售安全套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于教育而言,绝对是冲击力极大也是极具争议的做法。西安市在普通中学校园超市销售安全套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受到了陕西省卫计委的力挺,他们回应称这是省政府经过多番调研、慎重研究决定的。
诚然,政府部门出台的任何一项政策,基本都要经过前期调研。我们不知道陕西省政府是否经过专家论证与社会听证环节?西安市政府关于艾滋病防治新规一出台,便引起各方热议,估计未进行必要的听证,要不然民众不会如此惊讶和关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