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认识规律,将学习引向深入

遵循认识规律,将学习引向深入

摘要:遵循认识规律,有利于把学习引向深入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能否自觉地沿此方向走下去,一要解决学习必要性问题;二要克服懒惰的行为,践行“多思”和自律;第三是有必要建立科学而严格的考核制度,促使领导干部把外在压力变为内在动力。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许多单位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在查摆“四风”问题或深挖根源时,普遍存在中心组“学习不够”的问题,其表现多种,有的是过于重视对学习的组织形式,例如定制度、列计划、圈书目、搞调研、学习周、读书节等,但却忽视对学习的效果的深究;有的单位在对学习的组织上,以签到代参加,以辅导代学习,致使有的班子成员“中心组学习能签到;笔记本上记摘要;讨论时说很重要;怎样落实不知道”;有的班子成员对学习采取应付态度,“看书看个皮儿;看报看个题儿;报告记个词儿”,对学习的内容浅尝辄止;有的对理论联系实际找不准结合点,因而学习与工作脱节;有的缺乏科学的考核制度,把考核的内容定在学了没有?采取了哪些形式?在查考勤,看笔记之后,独缺对效果的深察等等。

学习不够,固然原因多种,例如动力不足、考查的标准、制度不够科学等等,在这里暂不论及。笔者认为,讲求学习方法,遵循认识规律,有利于将中心组的学习引向深入。

毛泽东同志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曾形象地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在现实的学习和工作中,讲求方法与否,对于解决问题的效果而言,往往成为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的关键。

大家知道,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其一是“感性认识”阶段;其二是“抽象认识”或称为“理性认识”阶段;第三可称为“抽象具体认识”阶段。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观”和“孤立”;抽象认识比感性认识进了一步,其最大的特点是“联系”和“系统”,但此阶段对事物的认识还只是“平面”的和不完整的,因此亟需将认识上升一步达到“抽象具体认识”,此阶段认识的最大特点是“立体”的,是对抽象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当然,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螺旋式上升,永无止境的,但就一个较完整过程而言,大体经历此三个阶段。

人对事物的这一认识规律有其科学性和普遍性,因而有人将其称之为“黄金认识规律”。这一规律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果把“感性认识阶段”作为对事物认识的“是什么”;把“抽象认识”阶段作为“为什么”;把“抽象具体认识”阶段称之为“怎么办”是再恰当不过了。

继而,在“是什么”阶段,如果我们弄清事物的内涵是什么?外延是什么?特点是什么等等?

在“为什么”阶段,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弄清事物的背景是什么?目的意义是什么?精神实质是什么等等?

在“怎么办”阶段,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弄清当前针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本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决的方案是什么?本人在班子整改中的责任义务是什么等等。

就以当前正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而言,首先要弄清其内涵:它是党的十八大后,新一届党中央根据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为代表的不正之风形成“顽疾”,严重脱离群众的情况作出的重要决策。活动的外延是“一个中心”—— 增强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把缺失的党的群众路线找回来;“两个基本点”—— 把已淡化的群众意识强化起来;把被忽视的群众利益重视起来。总的要求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