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三个永远铭记”、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历史经验到“三件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
人类社会进入新世纪,中共十六大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阐述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发展,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9]
中共十七大召开正值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各29年,并即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十七大提出了“三个永远铭记”,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创立邓小平理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21世纪的。[10]“三个永远铭记”全面阐述了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上的历史关系。
中共十七大总结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十个结合”: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10](p.8)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阐述了“十个结合”的基本内涵,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pp.808~809)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党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的历史纪元。第二件大事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党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和积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11]这一重要论述把党史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结合起来,把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相互统一起来,同时把中共十七大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发展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比较完整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基本内涵。
(四)从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到“两个不能否定”
中共十八大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坚持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科学揭示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联系,强调了中共十七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共十八大的精神实质。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两个不能否定”。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即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做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2)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3)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他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13]这一重要论述科学阐明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关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共同本质。
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论述,必将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不断丰富和发展,并作为思想理论基础,指导党史、国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问题的研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