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一个阶段,中共十八大和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论述,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这一阶段在前一个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集中阐释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的内涵与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如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问题的方法论研究。在这一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是:第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上、下篇。唐洲雁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探索分别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上篇”和“下篇”,认为这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历史时期,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飞跃。[19]第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2013年1月26日,党史、国史学界召开了主题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理论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阐释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物质、理论、制度、道路等方面的历史与逻辑关系,认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与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是历史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不能因改革开放的必然性和转折性而否定新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也不能因改革开放前历史发生曲折与错误而掩盖其历史成就与经验,也不能因改革开放以来成就辉煌、国力增强而忽视存在的问题与教训。第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差异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区别。张启华认为,两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区别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差异,前30年的探索出现失误,没能成功找到一条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但就“致力于探索”而言,两个历史时期一脉相承,改革开放前的探索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探索提供了包括经验与教训的有益借鉴。[20]第四,“两个不能否定”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齐彪认为,“两个不能否定”论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即在中国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要不要搞改革开放的问题。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否定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中的任何一个时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不能否定”是进一步统一对党的历史的认知,把全党全国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走向未来的重要思想基础。[21]第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继往和开来的统一、历史和现实的结合。齐卫平认为,改革开放后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是零起点,不是抛开前面的历史另起炉灶,而是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继往和开来的统一,是历史和现实的结合。[22]第六,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研究历史。李慎明认为,审视历史,不能简单地站在个人得失立场,必须跳出个人局限,站在人民和历史乃至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方可能得到事物的真谛与本质。[23]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蕴涵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新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有利于深刻揭示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深入认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历史理论。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贯穿整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现阶段,深化研究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问题,除不断丰富研究素材、扩大研究范围和创新研究方法外,还需要围绕基本问题和前沿问题进行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研究,着力探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理论与方法论。其中,关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基本问题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承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等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政治前提与制度基础的奠基、巩固与发展;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条件、发展进程与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坚持和发展。目前有关这些问题,专题史、领域史研究有了一定基础,制度史、政策史研究较强,但战略性、宏观性和系统性研究比较薄弱。为此,需要加强国史的通史性研究,并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比较研究,揭示这两个历史时期之间的连续性、阶段性与转折性。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实践而发展,是动态的而非静止的,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必将产生新的情况和问题。为此,需要跟踪前沿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前沿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新发展和新内涵,并带动相关问题和领域的研究,其前沿问题主要有: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矛盾运动,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规律与特点,包括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改革开放理论,包括什么是改革开放和怎样改革开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内涵、道路与方向,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史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等。第三,“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及其国际比较。第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关于国史的论述,以及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包括国史的主题与主线、主流与本质,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揭示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如何对待国史中的曲折与错误,以及国史的分期标准和阶段划分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回答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非其他什么主义,并以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理论丰富、发展国史和国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