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把刻苦学习与科学借鉴有机结合起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入头脑、用于实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如何有效学习、掌握和运用,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艰巨任务。习主席明确提出,要抓好学习和运用两个基本环节,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要刻苦学习。习主席指出:“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他在这方面带头做出了表率。习主席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广泛兴趣和深厚修养,他博览群书,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在其文章和讲话中,大量引用我国古代的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跨度横贯上千年,内容涵盖各个方面。二是要科学借鉴。习主席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也就是说,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再为我所用。习主席引用古文,从来都不是简单套用,而是紧密联系实际,用来说明现实问题。比如,他引用庄子“邯郸学步、失其故行”的典故,主要用来说明我们过去不能搞全盘苏化,现在也不能搞全盘西化或者别的什么化,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如,他引用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主要用来说明我们在海外的利益越大,安全风险也就越大,两者始终相伴而生。所有这些,都指明了领导干部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具有的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
4、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推广,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文化具有历史发展性,文化之河川流不息。习主席鲜明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学习掌握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来自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但它与时代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应当也完全能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下功夫、做文章,努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融入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时代大潮,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5、在对外交流活动当中,领导干部应增强文化传播的意识,提升在工作中展示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能力素质
中华文化始终与世界各国文化紧密相连,理应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从机制体制上说,我们应积极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多种方式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而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应该在对外交流活动中,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播的意识,提升在工作中展示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能力素质。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习主席不仅明确要求领导干部在宣传阐释中国特色时,要努力做到“四个讲清楚”,而且身体力行,在各种外交场合,都最大限度又恰如其分地引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格言来表述思想、说明问题,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非凡影响,使外国友人印象深刻、欣然接受,收到了很好的外宣效果。当前,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级领导干部参与对外交流活动的机会也在增多,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些机会,注重把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意蕴融入到工作当中,特别是应注重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于细微处见品格,不经意中见精神。
(作者系国防大学副政委)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