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和房地产健康发展的相互促进
在中国,有30多个省会城市,290多个地级市,300多个县级市,每座城市都在机器轰鸣声中盖自己的房子,同时扩大城市版图。
北京大学陈玉宇教授认为,中国经济需要房地产做好支撑,然而高房价却又是推进城镇化和维持经济长远增长的重大阻碍。如何在有效地调控房价,从而促进城镇化计划的推进,利用城镇化的契机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向,可能才是最严峻的任务。
寻找中国100个活力城市
陈玉宇依据北京大学金融研究所研究成果推算,中国在实现了70%多到80%的城市化率以后,中国差不多有10到11亿人需要城市化,中国10到11亿的城市人口。全球经济是600个大城市的经济,未来十五年到二十年内,中国在正确的城市结构下会有100个城市进入世界城市600强。
中国需要建设更多有活力的城市,它们在人口、土地、教育、财政、税收等方面拥有更多的政策独立性和自主性,推进房地产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不仅不能限制,而且要鼓励它搞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大部分其他城市,我们仍然需要比较严格的土地方面的纪律,不能随便把农田变成开发利用地。”陈玉宇认为,关于中国楼市,一定不能一刀切。
全国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虽然城镇化要避免唯“房地产化”,但从行业角度看,新的发展契机不容忽略。在此之前,地方政府和房地产行业需要做足功课、总结过去和摆正心态。
黄瑜在今年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成果中看到了市场的变化,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运营模式已经在发生变化。“现在结合新型城镇化,各地政府地产商既是做住宅开发者,也要参与经营一个区域,甚至是一个城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