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2)

核心提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经历了三次根本性转型:第一次,引进西学,从传统儒学价值观向近代资本主义价值观转变;第二次,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反帝反封建,既批判传统儒学价值,也批判资本主义价值,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转变;第三次,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次价值观转型一条主线,即推动人的内在精神的现代化。

这些价值观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博弈、相互冲突、相互交锋的状态。

比如,从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旧价值观来看,以往的革命价值观与从市场经济延伸出来的新价值观,这两个价值观不合拍。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核心哲学讲的是斗争哲学;核心经济是高度公有制,计划经济;核心政治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核心文化是革命文化,改造人的思想灵魂,狠批私字一闪念;核心道德是强调集体主义,个人利益必须完全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等。可是,改革开放以后,一切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核心哲学是和谐,以人为本;核心经济,不再单纯强调公有制,而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发展市场经济;核心政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民主法治建设,依法治国;核心文化是一元主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核心道德,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三者关系,而且日益尊重个人合理利益选择和道德选择。

再比如,当代中国还有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大行其道。像新自由主义,主张中国要完全私有化、市场化,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民主社会主义,主张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指导思想多元化;儒家复古主义,主张要以儒学为指导,要建立儒家共同体专政;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革命史,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游戏主义,戏虐历史传统,恶搞红色经典,讽刺崇高价值等。这些思潮对我们提倡的意识形态、对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都起着极大的阻碍和消解的作用。在文艺创作领域,某些作家创造无灵化、碎片化的文化逆反作品。

在多种价值观、各种文化思潮交叉影响下,人民大众无所适从,日益远离改革开放之前那种简单而确定的心有归属的状态。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也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生活之间原有的依存互助关系逐渐消失了,每个人得靠自己的能力独立竞争谋生,彼此联系越来越少,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不信任。一部分人,特别是弱势群体,谋生很困难,对现实不满,在原有的归属感基础上表现出强烈的怀旧情绪,要走过去的老路;另一部分人主张要走资本主义的邪路。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互不信任感就加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出版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现在中国老百姓的社会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社会总体信任度已经下降到警戒线以下。这种情况下,社会强势群体的利益取向如果得不到节制,强势群体追求利益无穷大,弱势群体利益无穷小,更加重了社会群体之间的冲突。这显然是一种零和博弈,必然导致人际之间、群体之间的不信任度加深,甚至社会冲突增多。

我们要突破零和博弈,目的是要确立各个阶层共赢的价值观,谋求社会的价值共识,有效地化解价值观冲突和价值选择困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扬弃和改造传统农业社会的价值观,继承和改进以往的革命价值观,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就确立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全新的核心价值观。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价值观的第三次根本性的转型,也就是确立了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当代中国价值观转型,既涉及到调整与过去革命价值观的关系,从革命价值观转向建设价值观;也涉及到调整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关系,要从传统价值观转到现代价值观。

转型的目标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与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利益原则两者统一。由此来实现社会各阶层基于权益合理调整而形成的基本价值共识。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要在一定价值观引导下相互妥协,形成价值共识。只有这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社会共治、协商民主才能实现。由这种价值共识来支撑我们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二、把握价值观转型的时代内涵,

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近代以来中国三次价值观转型的最新成果,不仅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而且具有全新的时代内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梦和人民梦的有机统一

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到国家的发展目标、发展取向问题。新价值观的提出,本身蕴含着一种全新的家国关系。

在价值追求上,老百姓和国家,老百姓和执政党,在价值追求上是个什么关系?习近平同志讲,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习近平同志关于国家和人民关系的论述,关于中国梦和人民梦关系的论述,从价值建设的角度讲,揭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些价值对人民建设美好家园,过幸福生活的价值内涵,揭示了人民梦与国家梦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这样一个辩证关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梦想的民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与国家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就能够使人民踊跃担当与国家共进退的责任。像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年代,华夏大地到处充满着雄奇壮烈的社会氛围、刚健向上的阳光之气、争立战功的尚武精神、贵以赴死的牺牲精神。特别是秦国,商鞅变法把军功爵制普及到全社会,打破阶层固化,把秦国强国创霸帝天下的战略目标与人民立功受爵从底层向上层流动的梦想紧密结合起来,铸就了秦国军民的强大战斗力,帮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征战的秦人在饮酒的时候都高唱那首《无衣》歌:“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种精神状态对后来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影响非常大。那是一个持续550多年,影响波及几千年的尚武精神光芒四射的“酒神时代”。

历史表明,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与传统中国上升历史进程相伴随,与国家兴盛相伴随的一定是人民的梦有充分的实现空间。反之,与国家落后衰落的历史进程相伴随的,一定是人民梦难以实现,人民的梦与王朝的统治一旦发生冲突,国家一定衰落。历史上儒学也讲家国关系,要求人们舍家报国,要求对朝廷、君主单向尽伦理义务,不管君主多么腐败残酷,臣民都得无条件的效忠。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就是不忠。至于人民应该享有什么样的权利?统治阶级应该对人民负有什么样的责任,尽什么义务,很少提及。像大儒韩愈就说出“民不出米粟麻丝以事其上则诛”的话。这样的价值观实际上是割裂人民利益与国家前途的关联。人民和国家之间形不成基于权益共享的命运共同体。没有这样的共同体,统治阶级告诉老百姓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凭什么?统治者不以人民之忧为大忧、国之忧,自然不会有人民为之忧。所以,传统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帝国,由于它无法形成基于社会各群体的权利平等、权益共享命运共同体,所以老百姓不存在把国家(朝廷)作为自身利益代表者来捍卫来热爱的必然性。正是因为如此,后来春秋战国时代那种精神消耗殆尽了,以至于“人虽众”而“国常亡”。晚清的时候,中国有4万万之众,有90万常备军,却像一盘散沙,占据天时、地利,就是打不过远道而来的英国人。后来又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得一败涂地。

与传统王朝政治相对比,中国共产党人一走上历史的舞台,就深刻认识到了人民与祖国之间的利益牵连。我们通过土地革命唤起人民的革命热情,实际上就是把人民的切身利益,人民对自己家园的眷顾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内在的结合起来了,把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大义内在的结合起来了。这个结合焕发出巨大的历史改造力量。辽沈战役,我们动员民工160万,平津战役动员民工150万,淮海战役动员民工543万,光到前线直接和解放军摸爬滚打的支前民工就有235万。60万劣势装备的人民解放军打败80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凭的就是身后站的543万人民。毛主席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刻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习近平同志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话实际上蕴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不像过去说的“舍小家顾大家”,不再把小家和大家对立起来了,不再迫使人们在小家和大家之间做出一种艰难的取舍。这就深刻揭示了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对于人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价值内涵,就蕴含着全新的家国关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富裕与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

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民主、诚信等价值要素涉及到社会公共生活的权利和秩序问题,也就涉及到社会发展、社会富裕与社会生活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

光发展经济还不行,社会不公会抵消我们的发展成果。做到社会公平实在是太重要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中国,社会的兴衰治乱总是和传统中国的利益调整逻辑联系在一起。传统中国的利益调整主要表现为以追求零和博弈为目标的利益调整逻辑。简单说,就是胜者王侯,败者寇,赢者通吃。统治阶级总想把被统治阶级的利益压缩到最小,当被统治阶级利益被压缩、被剥夺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的时候,被统治阶级就起来造反。造反一旦成功之后就变成了新的统治阶级,对旧的统治阶级同样奉行全部剥夺的政策。传统社会是一个王朝循环式的社会,它的利益调整逻辑也是循环的,总是伴随着新的统治者对旧的统治者全部的剥夺。这种社会土壤就极度缺乏促使社会各个阶层形成妥协的条件,缺乏促使改革成功的利益妥协机制。统治者即使遇到了重大的政治危机,也不愿意放弃丝毫的既得利益。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这些体制内的改革都因为社会各个阶层难以达成利益妥协,结果就失败了。真正的体制改革要想成功,有的时候也是要血雨腥风的。当年商鞅变法,据说最多的时候一天就杀掉了700多人。

今天我们是不是也面临这个问题。有些强势集团形成了强大的阻碍改革的势力。所以,我认为全民族要有一个和解机制,要有一个共治的机制,这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我们的改革要避免血雨腥风,社会强势集团必须懂得有限让利。这是达成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妥协的必要条件,而这种妥协又是社会达成基本价值共识的必要条件。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才明确强调必须把经济发展与人民共同富裕结合起来。我们绝不能搞一个强势集团,又出一个弱势集团,那就坏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只有这个社会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我们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才有社会共同富裕,才不至于出现两极分化。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使广大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通过推进价值共识建设,把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公正联系起来。三中全会《决定》要求我们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全面深化改革,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落脚点。只有我们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在权益上平等自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由此人民才能从根本上确立起对我们国家实实在在的归属感,而归属感是一切责任感的源泉。有了这种归属感,人民才能确立起对国家牢不可破的忠诚、责任和义务,才能确立起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公民人格,才能确立起与我们国家共进退的责任和担当,才有一种全民族的凝聚,才有一种中国精神的凝聚和张扬。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公民具备现代文明水准的有机统一

国家整体上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必须统一起来,两者要有相互协调的时代精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要素包含着处理公私关系,确立现代契约精神等现代公民道德内容。

例如,怎样确立全新的公私关系?在现代公共管理中,个人和家庭是私领域,个人和家庭之外的领域是公领域。两者是不同领域里的问题。要是在你的私领域,你扫不扫地、收不收拾垃圾,这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公权力对你也没有办法。但是你要是在马路上随便倒垃圾,这就不行了。由私领域进入公领域,个人自由要受到比私领域更强的规范。公共规范对任何人都应当平等、公正。所以,我们看到公和私是有界线的,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这是一种现代管理的观念,公和私之间适用不同的范围,我们不能生生地把两者拉到一起,说它们是矛盾的。

在我国,我们长期以来讲的是大公无私,实际上就是把公和私混在一块,并对立起来。韩非子说:“背私谓之公”,否定了私才是公,把公和私对立起来了。其实两者不完全是对立的。一个公职人员在公职岗位上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叫公。但这并不妨碍他下了班以后照顾小家,处理私领域的事情。所以大公不一定必须无私。但是在什么情况下公私是对立的呢?如果他在公共领域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谋私,或者是拿着公权力去侵犯别人的私利,在这个意义上,公和私才真正的对立起来了,那才是相互否定的。所以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核心价值观中蕴含的公权力和私权力的关系,由此我们才能建立合理的、合法的、和谐的社会公共秩序。

再比如,怎么确立现代契约精神?现代契约精神就是要重法治契约精神,讲诚信。在中国讲诚信的历史非常悠久。传统文化的诚信不是一种现代法治契约精神,是建立在熟人社会基础上的,而熟人社会的道德约束是极强的。传统社会里的司法也讲道德诚信的,讲究尊者有信。像朱熹就讲,“凡以诉讼,必先论其尊卑上下长幼亲疏之分,然后听其曲直自词”。先看尊卑,再看是非。海瑞也有这种思想,“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但是,今天中国社会正在由一个熟人社会变成一个生人社会。生人社会里面,道德约束力就下降了,诚信的维系就必须靠法律,要确立一种现代法治精神、现代契约观念。

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全新的价值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它里面有全新的时代内容,它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它是支撑我们全面建设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一个崇高的价值理念。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