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核心提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价值观经历了三次根本性转型:第一次,引进西学,从传统儒学价值观向近代资本主义价值观转变;第二次,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反帝反封建,既批判传统儒学价值,也批判资本主义价值,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转变;第三次,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三次价值观转型一条主线,即推动人的内在精神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过后不久,党中央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是这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对我国价值体系建设是一个重大推进。

党中央为什么要用这24个字来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针对性体现在哪里?要把这24个字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去,对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今天我就围绕这些问题向大家汇报三个部分内容:第一,把握价值观转型的历史进程,消除当前价值观冲突和价值选择困惑;第二,把握价值观转型的时代内涵,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念。第三,把握价值观转型的实践要求,进一步彰显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担当。

一、把握价值观转型的历史进程,

消除当前价值观冲突和价值选择困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十八大报告用关乎命运的话来强调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以凸显我们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一)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承接鸦片战争170多年来中华民族不懈追求国家独立自强历史主题的必然选择

近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经历了三次根本性转型。

第一次,引进西学,从传统儒学价值观向近代资本主义价值观转变。这个转变的标志是1912年国民党政府废除了传统儒学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正统地位。

第二次,中国知识精英,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反帝、反封建,既批判传统儒学价值,也批判资本主义价值,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转变。这个转变的标志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并且被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第三次,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第二次价值转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由此形成和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转变,也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上述历史进程来看,中国三次价值观转型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是相联系的,这个奋斗目标就是习近平同志讲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民族复兴之梦。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到当代中国全面推进改革、推进现代化。这170多年来的历史,中国人始终锲而不舍地追求现代化,追求民族复兴。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这个国家从外观上看已经很现代化了,新兴城市群和产业群到处涌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铁路公路四通八达。然而这仅仅是一种外观的现代化,还不是完整的现代化。完整的现代化,既包括外在的现代化,也包括内在的现代化。内在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精神和价值观的现代化。所以,近代170多年来中国的仁人志士,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改铸传统、重塑国魂,就是要推动中国不仅在外观上而且在内在精神上都实现现代化,就是要推动中国人、中国文化价值观向现代转化。这是中国近代以来三次价值观转型的一条主线,即推动中国人内在精神的现代化。

美国学者英格尔斯研究了很多发展中国家走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他发现,一些发展中国家即使是有先进的社会制度,但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制度的人还尚未脱离传统落后生活方式和保守观念的束缚,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变成现代人,还是传统人,那么即使这个国家有再先进的制度、管理方式、工艺技术,也必然会在这些传统人的手中变成一张废纸,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就会畸形发展,甚至失败。比如说当年清朝晚期,中国要修铁路,火车来了,一拉笛,非常响,老佛爷慈禧太后认为这是妖怪,所以这个火车不能开,得用骡马去拉,这就演出了马拉火车的笑话。近代中国的北洋舰队,技术装备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比较先进的,但控制在一群没有脱离农业冷兵器时代军事思想观念的传统人手里,仍然难免惨败于甲午战争的命运。

170多年来,中国社会都在追求人们观念的现代化,追求价值观的现代化。到今天,我们不能再埋怨大清国的那些传统人了,今天的中国还有没有传统人?实现价值观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任务完成了没有?可以说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中国虽然经历了多次价值观转型,但还没有确立起统一的用以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直到十八大以后才真正提出来了。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了价值观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一种内在的现代精神。这种现代精神用十八大报告上的话说,就是兴国之魂,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具有了更加内在的现代性,从而也更加具备完整性和全面性。

(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教训、校正价值观发展轨迹的必然选择

近代以来的三次价值观转型,第一次价值观转型主要是引进富强、实业、主权、进化、民权、自由等西方价值。但这些西方价值没有在中国扎根,因为当时引进这些价值观的资产阶级还非常弱小,在中国的发展中,特别是革命进程中,还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西方价值观尽管被介绍进来,却没有在中国的基层社会扎根,没有真正发挥出唤醒大众的社会功能。

与此相对照,中国共产党人一走上历史舞台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架构中西,改铸传统,再造革命价值,确立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革命价值观,也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价值观的第二次转型。在这次价值观转型的过程中,革命价值观得到了广泛传播,广泛传播民主、科学、阶级斗争、劳工神圣、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这个革命价值观实际上是以土地革命为利益牵引,由土地革命、《土地法》大纲、“打土豪,分田地”来唤起基层民众,特别是农民起来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过程实际上是伴随着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群众追求社会公平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场运动中把革命价值观积蓄的能量释放出来,使中国革命获得了重见青天的时代意蕴。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1956年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可以说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就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从总体上看,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提出了较好的文化发展方针,但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原来我们创立的革命价值观向建设价值观转变的必要。各项建设,特别是思想文化建设,仍然在革命、专政、阶级斗争等口号下在激烈进行。在那个年代里,我们的经济、政治、文化都置于高度的一元化、一体化的社会生活体制之下,全体人民的生活方式、利益差别都不太明显。所以,广大干部群众彼此很容易形成一种简单的、朴素的、亲切的互助氛围,对社会、对国家、对集体很容易形成一种简单的朴素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使人民群众很容易生发出一种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豪感、自信心。在当时的情况下,我们提倡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张个人利益完全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提倡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这在群众看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思考的东西。

不能讳言的是,在那个年代里,建立在高度一体化、高度一元化生活基础上的革命价值观一旦被推向极端,就会暴露出一系列固有的弊端,如封闭、保守、自足,人们的个性差异被忽略,个性创造被压抑,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特别是利益追求被禁止,人们的言行稍有异动就会遭到无情的批判,甚至专政。与此相联系,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宣传工作也养成了一种习惯格式,就是一见到不熟悉或是不惯用的观念,不是先研究,而是动辄展开大批判。比如说关于人权、民主、市场经济等这些观念一传到中国,我们也是先批判后承认。这种先批判后承认的意识形态工作模式负面影响很大,使我们的理论工作和价值观主张经常陷入一种自打嘴巴的状态。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影响,我们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过去在战争年代传下来的革命价值观与飞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日益不适应,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相关理论宣传也日益空泛化,彼此之间的矛盾冲突较严重。另一个,由于原有意识形态习惯和模式梗阻,新的价值转型长期难以实现,与市场经济、社会生活变化相适应的新的价值观生成极其缓慢,像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诚信、契约、竞争、开放等价值观长期得不到张扬,使社会价值引导陷入一种实际缺位的状态。新的价值观引导缺位,这就使大众价值选择呈现一种明显的自发性,出现大面积价值紊乱、道德错乱现象。比如说信仰,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神,有的人信社会主义,有的人信资本主义,有的人什么主义都不信。各个地方还出现了另类经济特色村,如假烟村、假钞村、走私村、偷渡村等,层出不穷。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件屡见不鲜,什么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注水肉、劣质工程、中国式见死不救、中国式哄抢等。价值观紊乱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大声疾呼,要校正失衡的道德天平。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十八大确立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它对于解决价值观引导缺位的问题,真正校正我国社会价值观发展轨迹,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三)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整体转型要求,化解各种价值观冲突的必然选择

当代中国的价值转型根源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整体转型。当代中国改革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转型。改革推动着中国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相对封闭向全面开放的社会全面的持续的大规模的转型。社会转型期同时也是价值观反思、价值观裂变的价值观更新期。随着社会结构、利益结构、生活方式的日益多样化转型,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文化都涌现出来,不同的利益取向、价值取向、文化思潮大量的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至少存在这么四种价值体系。第一,建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独立、自主、平等、阶级斗争、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等观念;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经济延伸出来的像自由、竞争、平等、契约、权力、法治等观念。这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价值体系,一个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以后张扬出来的价值体系。第三个价值体系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如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等儒学价值。第四个是西方自由主义价值体系。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