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上讲,现在很多干部到纪委一谈话就回不去了,让人十分痛心,要求各级党委认真落实“抓早抓小”,对干部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笔者认为,如果说纪委办案点是“住院部”的话,可否搞个“门诊部”,让干部的一些小问题、小毛病在“门诊部”检查、治疗,不能讳疾忌医、有病不治,小病拖成大病,最后只能到“住院部”,甚至要动“大手术”。
所谓廉政“门诊部”,主要是以领导干部约谈为载体,常态化提醒教育干部,及时解决领导干部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达到防微杜渐、治病救人的目的。在深入研究基础上,确立“不搞运动、不搞变通,早发现、快治疗、重预防”的指导思想,建立“提醒、诫勉、办案”三级门诊机制,并设计了整体闭环的门诊流程。
常规体检,明确“给谁看病”。建立门诊对象“信息库”,每月定期梳理分析信访举报、干部监督、巡视反馈、审计监督、社会舆论、案件查办、检查考评等渠道收集的领导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拟定廉政门诊预约对象及时间。
对口接诊,明确“病由谁看”。将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能、作风建设、廉洁自律、依法行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门别类建立“病历本”,甄别分流到廉政“门诊部”的相关科室进行“科室接诊”,提高廉政门诊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规范程序,明确“怎么看病”。建立“提醒、诫勉、办案”三级门诊机制,将门诊程序分为确定对象、制定方案和个别诊治三个步骤,对一般性问题采取个别约谈方式进行“诊断”,对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集体“会诊”,使约谈工作做到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组织严谨、过程严密。
开好处方,明确“看病疗效”。针对领导干部存在的问题,“依病开方”“按方抓药”,督促其整改纠错、吸取教训,帮助拿到“健康证”。为了巩固疗效,根据情节轻重分别进行警示提醒、批评教育、诫勉谈话或组织处理,应该追究其党纪政纪责任的,转立案处理。
今年4月,荆门市廉政“门诊部”正式运行。工作中,注重整体联动,将“门诊部”建设纳入落实反腐倡廉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制度创新的重要任务,纳入打造荆门特色惩防体系的重要工作,积极构建“抓早抓小”工作体系;注重严格把关,对约谈对象的审批程序作出严格规定,涉及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经纪委书记审定后报市委书记批准,其他领导干部由纪委书记批准,防止约谈工作偏题走样;注重制度保障,对约谈机构和约谈对象在保密纪律、廉政纪律、组织纪律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专门设立了监控约谈室,并在约谈时间、人员回避、对象状况、处置预案等方面充分考虑、细致安排,确保约谈安全;注重提升水平,先后开展了专家领导示范、主治大夫培训和约谈人员见习活动;注重双管齐下,根据掌握的问题线索,对情节严重的送到办案点“住院治疗”,使“住院部”和“门诊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