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风与“作”风

“坐”风与“作”风

“坐”风与“作风”,一字之差,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也有很多学问,尤其是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反“四风”中,党的领导干部更应借鉴、慎行。

“坐”风自古以来有很多讲究。如建楼盖房方向,讲坐北朝南,讲究的是朝阳暖和,办公桌座位讲背北面南,讲究的是朝阳亮堂。古人讲,打天下,“坐江山”,皇帝上朝叫“坐殿”,上殿办公叫“坐朝”,文官断案叫“坐堂”,武将领兵打仗叫“坐镇”。平民百姓参加宴请叫“座席”,女人结婚“坐床”叫“坐福”,生孩子叫“坐月子”。你看,这“坐”风有很多学问吧?

如今,为官的更讲究“坐”风,做派。甚至以“坐”风论级别、看职务,如“坐”在什么位置,“坐”什么样的椅子,“坐”什么样的车等等。有的“坐”风应该讲究,如开重要会议、大型会议,主要领导应“坐”在主要位置上,这是工作需要,不是彰显个人。但有的“坐”风就未必过于讲究,如果讲究过了头,就是“坐”风不正。如今有少数党员干部就“坐”风不正,大讲、特讲“坐”风。主要表现有三:

一曰,“坐”风不廉。有的少数干部比办公楼、住宅,比“坐”椅、比“坐”骥(车)。有例为证,报载,安徽阜阳市辖区某镇党委书记办公室光会客用的上等镶玉红木椅就有14把,每把不低于5万元。书记“大人”坐的则是雕刻着精美盘龙的“龙椅”,更是气派非凡。知情人算了一笔账,光是书记“大人”办公室的老板桌、龙椅、红木家具等摆设,价值就上百万元。这上百万元给农民补贴种地,能多打多少粮食,能解决多少贫困孩子上学,能解决多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人生活。有的干部超标准配备豪华轿车,什么大奔、宝马等。还有的干部“坐”的坐便上万元,方便时还有音乐侍候。可见奢侈之极。难怪有人对这种奢侈腐化描述:“坐下吃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栋楼”,说的一点不过分。

二曰,“坐”风不正。有的干部把党和人民给的权力和“坐”位,当作捞取个人好处的“宝座”,声称:“有权不用,过期无效”、“当坐不作,过期作废”。于是他们不为党办事,不为民做主,而是权为已所用,利为已所谋,情为亲所系。他们利用高官“宝座”,损公肥私,贪污、受贿,偏亲向友。现实中有的官员由于“坐”风不正,坐偏了、坐歪了,“坐”丢了官,失了位,最后由做官到坐牢,甚至丧失了身家性命,身败名裂。类似例证屡见不鲜,实属平常。

三曰,“坐”风不实。有的干部高高在上,习惯热衷坐在豪华办公室里,“龙椅”上,“坐骥”(车)里办公,不愿到田间地头、百姓家炕头上坐一坐,搞调研,访贫问苦。因为,他们不习惯那里的艰苦条件和环境。有时即使下去坐一坐,也是“坐”样子,给别人看。如坐针毡,坐不住,坐不稳,坐不久。当天下,当天回,不隔夜。与基层越来越远,与群众离心离德。还有的干部坐在办公室里,龙椅上打电话,发文件遥控指挥,了解基层、群众工作情况,靠开会,看材料,听汇报。由于情况不准,或下面谎报“军情”导致瞎指挥,造成工作失误、渎职,给党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由此可见,干部“坐”风,正不正派,公不公正,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干部思想、工作作风和党风、政风的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干部本身,而是关系到江山社稷。干部不同的“坐”风,反映不同的作风。转变“坐”风,就是转变“作风”。因此,党员干部要在讲究思想、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别在讲究“坐”风上花本钱。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