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治乱收费“铜人” 考验城管的管理艺术(2)

【案例】治乱收费“铜人” 考验城管的管理艺术(2)

没有知情权的合影费就是一种乱收费

现在正值暑假,旅游市场的火热在情理之中。但在火热的背后,也发生了一些让游客“不愉快”的事情。如北京的前门大街,虽然不是风景名胜,但却是著名的商业街,游客自然是不少的。遗憾的是,前门大街近日却爆出“铜人”强收合影费的新闻,让公众大跌眼镜。而事实上,类似的“合影费”,从各地报道的案例来看,早已不是个案:厦门鼓浪屿的铜人、桂林漓江身穿民族服装的女子、杭州吴山广场的卡通喜羊羊……

本来,你以为是景区为游客们搞的“活动”;不料,这是新的“收钱术”。这样来形容“合影费”,应该是恰如其分的。而事实上,“合影费”不过是旅游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罢了,诸如强制消费、强制购物、票中票、天价消费等,公众并不陌生。这些年,被媒体曝光的旅游市场乱象并不少见,这的确值得引起社会的关注。毕竟,旅游早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公共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

客观来说,合影费不是不可以收,但关键是要收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但很遗憾的是,当前一些景区或商业街的“合影费”,往往缺少“事先告知”的程序,而直接找辨识能力差的小孩、老人下手,如果你不给,从既往的报道来看,大概会有两种结局,一是一大排大汉就围过来,你只好“花钱消灾”;另一种是这些人开始骂骂咧咧,甚至会恶言相向。这样的合影费,搁谁身上谁都难以接受。毕竟,任何形式的经营,都应该守住最起码的底线。

遗憾的是,类似合影费一般的乱象,似乎正成为旅游市场的一种恶性循环。如这“合影费”,尽管屡屡被曝光,但其依然在各地上演着;再如各种强制消费、强制购物,如今不是“天价”早已引起不了公众的关注热情了。这样下去,每一个游客都是受害者,因为景区或商业街为“刀俎”,你为“鱼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但很显然,这样的现状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而必须进行纠正,以呵护必要的社会正义。

那对于合影费一般的旅游乱象,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无论是景区还是商业街,都应该树立起必要的警示牌,如“合影有风险,合时需谨慎”一般的宣传语,让非法之徒无利可图;另一方面,在比较有合影价值的地方,无论是商业街还是景区,都应该安装足够多的摄像头,以便调查取证,不至于让非法之徒在警方取证前逃之夭夭。每一个景区或商业街的管理者,应该让游客多一些对人文风貌的美好感知,少一些诸如“合影费”的不愉快。这是底线,各地必须呵护好。

治乱收费“铜人”,不是没办法

“铜人”这样的街头“顽疾”,哪个城市都不少。要清除这些城市街头的“牛皮癣”,并不难,关键还是想不想去干这事,尤其是这样的小事。

江湖传说,少林弟子要下山,得先击败铜人阵才够格,没想到凡人去逛个景区,还得和“铜人”斗智斗勇。拍照前不申明收费,待游客拍完照合完影,就态度嚣张甚至以恐吓的方式收费,前门“铜人”的做法,想必很多游客领教过。这个新闻在网上也引发很多吐槽,网友们纷纷晒和“铜人”的合影经历。不光北京前门,外地的诸如济南等地,都曾报道过类似让游客难堪的“铜人阵”。而今年2月份,北京就有媒体报道过,前门铜人合影强制收费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在不同地方长时间出现,是监管存在很大难度吗?好像也不是。这次媒体一曝光,前门的摄像头可以取证,执法人员可以现场控制,处罚的理由也是现成的—无照经营。看来只要想管,不是没办法。

当然也有人说,“铜人”们挣的也是“辛苦钱”,只要不讹诈,其实适当收点费也可以理解。这话当然也不错,不过问题的关键就是,没有及时有力的监管,在利益驱使之下,“铜人”很容易变成了“牛人”,游客一不小心就会成了“牺牲品”。

这样的例子,我们已经见得太多。比如同是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一些“黑照相”长期打着低价幌子哄骗游客拍照,拍完了又高价强制消费,游客稍有不从的,甚至可能被打;还有更常见的“一日游”宰客。这些本来都可以是正常服务项目,可惜都变成了“勒索”项目;而且都是同样的违法违规现象,持续数年难以改变,问题的根源在哪?执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重要原因。

“铜人”这样的街头“顽疾”,哪个城市都不少,而且病症还都差不多。要清除这些城市街头的“牛皮癣”并不难,关键还是想不想去干这事,尤其是这样的小事。现在前门的“铜人”被查了,其他地方的铜人是否还会依然如故?过两天,风头一过,他们是否又会卷土重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在一次成功执法的基础上,心细如发,举一反三,又持之以恒。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