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食品回锅重做、更改保质期标印、烂肉臭肉照常加工,近日,曾作为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品牌御用肉类原料供应商的上海福喜公司登上了各大网站报刊媒体的头条。7月22日,中央一台焦点访谈对此事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引发了社会的一片哗然。在对福喜公司不负责任、利益熏心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的同时,人们也不禁疑惑,如此令人发指的违规行为,俨然已不是一日形成,那之前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餐饮企业对原料的质检为何没有发现?
在焦点访谈中,一位福喜公司员工在答记者问时曾说,麦当劳等快餐企业也曾来抽检巡查,但每次来之前,企业都会事先得到通知,从而将不合格的产品藏匿起来,各项违规行为也立马停止,但一旦巡查的人员一走,就又开始违规操作。对于福喜公司为何能屡屡“未卜先知”、化险为夷,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于这种“打招呼”式检查的现象,我们却并不陌生。
有领导要来视察环境卫生,工人就要连夜冲刷马路;上级部门到下属部门来巡查工作,要提前几日通知安排;领导视察学校,学生要提前排练……,不管是社会上还是官场上,“福喜现象”并不少见,我们感慨于某些部门精准的预测能力,连领导要走什么线路,何日何时到达,要检查哪几项工作,都通通被提前知晓。就如“福喜事件”中,要不是有记者装成工人打入公司内部,表面香脆可口实际内里已腐烂变质的鸡翅不知何时才能被“验明正身”。
“打招呼”式检查不得不说已成了一种惯例,上级部门要到下属单位检查工作,会提前通知检查的行程、时间和重点,以保证下属单位充足的准备时间,而下属单位自然是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好好的“粉饰”一番以求过关。这样一来,看起来轰轰烈烈的检查,却成了一场空有形式的“走秀”,只能收获虚假的数据和情况。“打招呼”式检查的根源很多,有的是上下部门交情不错,检查前通个气、卖个人情,两方皆大欢喜;有的则是担心下级部门工作不扎实,领导检查中出了问题自己也会受责罚,遂提前通知;也有的是收受下级好处,适当的时候“投桃报李”。而这样的检查,造成的后果就是,检查部门难以掌握真实情况,下级部门得以“蒙混过关”,老百姓的利益受到损害。
“褫其华衮,示人本相”,在党内大兴务实之风的今日,检查工作怎样才能拨开“云雾”,窥见“真貌”?笔者认为,必须对“打招呼”式检查坚决禁止。“打招呼”式检查,其实就是一条“捷径”,也极易成为下级单位“懒政”的借口。某些部门平时工作不努力、不尽心,却因提前打招呼而“临时抱佛脚”,通过捏造假数据、假台账,来做些表面功夫蒙混过关,长此以往,最初的侥幸心理就会演变为有恃无恐,将工作做得不尽不实。而上级部门掌握不了工作的真实情况,就会为后续的决策部署提供并不真实的数据,从而演变为损害党和群众利益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变“打招呼”式检查为突击检查,变“明访”为“暗访”,在打一个迎检单位“措手不及”的同时,自然就能收获真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