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敏:中国的立法历程和执法趋势(3)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全面了解我国立法历程、执法现状与趋势,宣讲家网特别策划邀请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焦敏律师,从法律专业角度,结合切身的从业经验,系统、全面地解读《中国的立法历程和执法趋势》。报告系统梳理了建国以来我国的立法历程,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并对我国执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段话可以看出:

1、相对立法和司法,执法的社会意义更重大。因为执法与社会成员的关联度也更大,执法的发展趋势与社会、公民息息相关。

2、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执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所在,依法行政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通过深化执法体制改革来保证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执法,是当前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在我国,各级政府机关是主要的法律实施者和最重要的执法主体。各级政府承担着及其复杂和繁重的行政管理任务,负责实施的各种法律法规约占全部法律法规总量的80%左右。

因此,行政执法是依法治国的重中之重,唯有执法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法治国家建设,所以说,探讨我国的执法趋势就显得特别重要,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在未来几年,我国的执法趋势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公信力会提升

谈到执法,首先涉及的是政府的公信力问题。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一个没有公信力的政府、不能取信于民的政府,就没有人愿意听政府的话,政府的决策就无法落实,执法就很难。相反,如果政府有极高的公信力,民众高度信赖政府,政府的方针政策就能顺利落实,政府的执法就会被理解,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法治的状态。

影响政府公信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政府是否追求公利,是否“在其位谋其政”、是否守法、是否诚信、政府官员是否清正等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客观评判。

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第一,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是建设信用政府的思想基础。政府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政府要努力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与公共服务需求。要在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系统,加大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财政投入。各级政府要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及突出矛盾。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将社会矛盾与纠纷解决在基层,切实解决好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实际问题。

第三,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讲不讲诚信,有没有公信力,一条重要标准就是看政府能不能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各级政府及部门必须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第四,加强政风建设。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大力加强政风建设,加强对公务员的行政监督。大力推进勤政廉政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旗帜鲜明地反对、惩治和预防腐败,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更加努力地建设一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

二、执法理念会转变

理念决定工作思路,思路决定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决定事情的成败。

执法理念是综合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文化传统的系统平衡,是指导执法制度设计、运作的理论基础。

现代执法理念是以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诉讼意识等为重点,以尊重、保障人权为核心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执法思维意识,它的内涵主要包括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四大部分。它要求执法工作要严格依法办事,识大体、顾大局,要平等、求实、客观、审慎、谦和、冷静。

理性: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包括思维方式的认知理性和作为能力的行为理性,是指对人内心所具有的对本人行为控制、驱动的思维方式。

平和:“平和”就是要求有耐心、诚心和公心,要求有平等谦和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来化解和疏导社会各个关系之间的矛盾。

文明:用群众信服的方式执法办案

规范:力求使每个执法环节都有章可循 

基于上述理念,执法的方式也会逐步转变为: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