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应具备四种素养

年轻干部应具备四种素养

近日,中央召开全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座谈会,对新一轮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作出部署。这对于占全国干部总数1/3的年轻干部来说,无疑是最大利好消息。古人云,“打铁还需自身硬”,年轻干部怎样使自己“锻打成钢”,接受组织挑选,接受事业考验,我认为起码要具备四种素养。

要有诗人般的家国情怀。列宁曾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在我国历史上,诗人往往是爱国主义情怀的代表,如文天祥、辛弃疾等,无不留下了璀璨的爱国诗篇。对于年轻干部而言,必须具备这种优秀传统,继承这份精神财富,真正把爱国思想作为自己的事业之本、成长之基。一方面要爱国爱民,要求年轻干部既要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气概,又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应祸福避趋之”的血气担当,只有坚守爱国爱民的信仰和宗旨,才能使自己感受到使命的光荣和责任的厚重。另一方面要忧国忧民,毛主席32岁就在橘子洲头吟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只有对家国事业充满忧患,才能有“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胆魄,才能使自己的事业不偏离“航向”。

要有工人般的敬业精神。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诱惑和烦躁充斥市侩,搅动着年轻人的心。特别是年轻干部基本都是“三门”干部,涉世末深、缺乏摸爬滚打的历练,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自身免疫力”尚不健全,极易在灯红酒绿中迷失方向。因此,必须学习工人般踏踏实实地敬业精神,把精力和时间用到工作上来。一方面要坚持吃亏是福,年轻人到任何单位都是新人新手,不能追求安逸,必须保持干得多学得多、吃一堑长一智的“吃亏”心态,低调务实做好工作。另一方面要保持乐观态度,年轻干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是抗压能力较弱的“草莓族”,对待工作压力难免有畏难情绪,有些干部也认为自己是科班出身,每天也只是“写写稿、打打杂”,必须端正态度、保持乐观,使自己从自怨自艾、牢骚满腹中解脱出来。

要有教师般的奉献意识。“遗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是一种“奢侈品”,我们往往景仰有奉献精神的人,譬如教师,但由于受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很多人只习惯于把它奉为高高在上的道德“神像”,而缺乏付诸实践的意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年轻干部而言,要有所获取必先给予,要想个人成才、事业成功,必须有足够的付出。一方面要对事业殚精竭虑,善于取舍、懂得奉献,把职业当作事业,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在对事业奉献中去体现价值、创造价值,实现自身磨砺与成长。另一方面要善于成他人之美,年轻人同一个起跑线上,往往会有些人起步较快、步伐较大,跑在了前头,既要正视差距,更要慎防妒嫉之心,不能被埋怨、嫉妒和虚荣蒙蔽了内心,甘当垫脚石,像朱镕基同志一样40多岁还甘居处长之位,在对他人的奉献中收获经验和友谊。

要有战士般的无畏勇气。毛主席说“年轻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既指出年轻人充满希望,更指出了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有冲破暮霭朝雾的活力。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必将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和困境,这些都是书本无法解决的,需要年轻干部有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勇气。一方面要勇于表现,表现不一定是贬义词,也并不是显摆、作秀,年轻人如果不敢表现自己,就无法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别人也看不到你的闪光点,在庞大的年轻干部群体中自然会光芒黯淡,因此必须敢于承担、善于表现,需要投笔从戎、仗剑去国的气概,在事业上勇挑重担、独当一面,不沾暮气,展示朝气。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事业要发展必须创新,而创新的源泉往往需要智慧和勇气,需要年轻干部有“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气势,把潜能和能力用到推动事业革新上去,不落窠臼,自出机抒。

(作者单位:重庆市委统战部研究室)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