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求要针对不同心理实现分类满足,不同阶层具有不同的心理情感需求,在工作中针对不同情况,把满足普遍要求和具体要求结合起来,使不同群体都获得心理满足。要做好心理调适慰藉工作:不仅需要引导社会合理调整预期,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攀比心态,还要加强心理关怀和辅导,从日益增多的各种社会公共事件造成的震荡中得到心理抚慰。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同志指出,要“注意关注蚁族、北漂、海归、海待、散户等社会上新出现的人群,分析哪些是共性需求、哪些是个性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可见,社会需求的变化已经引起了领导同志的关注,这将有利于结合社会需求趋势的变化,建立心理整合机制,推进群众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面对社会价值多样现实,建立群众思想整合机制。对我国而言,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主流价值认同的问题。改革开放极大地拓展了公众的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价值取向逐步由改革前的单一化趋向多样化。而当前我国思想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社会的凝聚性,推进社会的离散性,增加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
为此,需要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运行的宏大系统结构,确立维系不同类别群众的共同精神支柱和价值观念。这就要着眼于全局,对社会思想活动过程进行宏观调节与把控,形成思想整合机制,引领思想价值观念发展。首先,要把握动态思想环境,建立稳固的思想价值标准,既要继承传统主流价值体系的优点,又要根据新的社会现实,不断促进新价值共识的积累和凝聚,发展完善原有价值体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加合理的价值观体系和社会评价体系。其次,根据新的思想环境提出的制度供给需求,发挥国家管理者的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优质的制度产品,如信息发布制度,联动配合制度,创新激励制度,人才建设制度等,促进思想在互动交流中实现和谐。第三,加强对思想价值问题发生、传播和流变规律的探索,从宏观上把握思想环境变化发展的走势和特点,在科学规律的指导下,形成主旋律基础牢固、多样化异彩纷呈的良好氛围,把多种思想资源转化为促进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精神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