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提出、内涵及意义(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提出、内涵及意义(4)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提出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性质、政治地位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有利于充分调动民主党派的积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提出,表明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自身发展光辉历程的充分肯定,是对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光辉历史的充分赞誉,也是对民主党派在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形成的时代进步性给予科学判断和实事求是的评价,反映了民主党派在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中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揭示了各民主党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充分肯定了各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必将进一步增强民主党派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进一步调动他们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团结、合作、和谐的政党关系的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新的动力。

(二)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历来建立在共同基础之上,这个基础,包括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能否共存,也包括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政治属性是否共通。前者是多党合作的物质条件,后者是多党合作的价值基础。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表明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建立在共同奋斗目标基础上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多党合作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从而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团结民主党派提供了新的依据,对加强多党合作、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中共党员和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民主党派进步性的认识,坚决防止把民主党派看成是异己力量甚至歧视民主党派的做法,模范贯彻执行和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推进多党合作制度中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扩大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强化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促进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效能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三)有利于推进民主党派的建设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提出,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加清晰的目标定位和评价标准,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面貌和要求来建设党,成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新课题。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目标,就是把本党建设成为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包含三大主题:一是始终不渝坚持民主党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共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始终不渝坚持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定位,不断提高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通力合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我国政治体系框架内切实发挥参政党功能;三是始终不渝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力加强参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实际贡献。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