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历史贡献(2)

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的历史贡献(2)

摘要:邓小平响亮地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地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三,科学判断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开启了沿着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程。

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整个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西关系与南北关系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中美建交、台湾海峡出现和平前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悄然间发生着重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以来对国际格局及其特征的基本判断,也需要随之做出改变。

邓小平经过反复研究和慎重观察,于80年代中期提出关于时代主题的判断,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问题。

形成这一重大判断,源于对国际形势和对外政策的两个转变。在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确认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在对外政策上,改变了针对苏联霸权主义威胁的“一条线”战略,确认中国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树立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的国际形象。以此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发言权。实践证明,这两个变化,既拓展了中国在国际风云变化中的回旋余地,也确保了改革开放赢得良好稳定的国际环境。

关于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主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格局,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存在。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发展问题,即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问题。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解决这个问题单靠南北对话还不行,还要加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就是南南合作。通过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合作。这两件事汇合在一起,就是要打破国际政治经济不平等的旧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这既代表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是上世纪70年代反对霸权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邓小平的上述重要判断,既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关于中国和世界的关系,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关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邓小平提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搞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参加任何集团。同谁都来往,同谁都交朋友,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我们讲公道话,办公道事。这样,我们国家的政治分量就更加重了。这个政策很见效,我们要坚持到底。”

关于中国永远不称霸,邓小平指出:“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永远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同时,“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第四,科学总结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通过规划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开启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程。

实现现代化,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存在着现代化标准过高、要求过急的问题。对此,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谋划改革开放的同时,就在考虑对现代化目标和步骤作适当调整的问题。

邓小平指出:“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他在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进一步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5年之后,1984年,邓小平又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说:“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从提出到现在,五年过去了。从这五年看起来,这个目标不会落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

邓小平所说的“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等核心概念,都是他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独特贡献。不仅如此,邓小平还为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提出了“三步走”战略。

“三步走”战略的时间跨度为1980年至2049年。在这70年间,第一步,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时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任务也已经实现。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这个现代化的整体构想中,“小康社会”是一个关键性概念。它犹如一个中转站,把现代化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把国家富强同人民小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