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变观念打响湿地“保卫战”

摘要:在湿地栽树种庄稼以前被认为是“开发”,如今则是“破坏”。一词之差凸显出人们在保护湿地问题上观念和态度的转变。

黑龙江省伊春市新青区拥有保存完好的大面积泥炭沼泽湿地,是白头鹤在中国最重要的繁殖栖息地。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想把这片湿地改造成万亩良田,但由于某些自然条件的限制,最终以失败告终。

“我们感到很庆幸。如果当初成功了,就没有现在这么一大块湿地了,这里也不是白头鹤的故乡了。围垦等行为,过去可能叫开发利用,现在叫破坏。这就是观念的转变。”新青白头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刘宝财说。

1

(图片:新青白头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头鹤)

记者日前在湿地大省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大庆、伊春、鸡西、佳木斯等多个城市采访发现,虽然湿地遭到破坏的情况仍偶有发生,但当地各界对湿地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并为之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湿地缩减的趋势正在得到遏制。

这种变化来之不易。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淡水安全的生态保障,对降解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为了发展经济、解决吃饭问题,很多湿地曾一度被“改造”成耕地和林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府鼓励农业开垦,老百姓认为湿地是没有用的东西,就把水从湿地排出去变成农田。改造后的农田不仅粮食产量很低,而且改变了湿地的原始状态和功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