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着力实现产业转接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安徽:着力实现产业转接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摘要:由于农业和工业、服务业产业竞争力上存在差距,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劳动力必然由农业部门向城市非农部门流入。实际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会牵涉到各种因素,需要在各个阶段予以引导。

在建设长江经济带大格局中,皖江城市带既是国家东中西部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示范区,又是长江流域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为打造皖江城市带经济升级版,必需把握两者内在的相互协调、促进的关系,实现产业转接与城镇化互动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产业和城镇化发展史,我们会发现:产业转移会引起产业结构演变,而产业结构演变与区域城镇化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1)随着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变,这种结构变动需要劳动力、资本投资和居住地点向城市转移,而生产结构的转变使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会吸引众多人口搬迁到城市,由此带动城镇化进程。而产业结构的变动会影响城镇化进程,生产结构变动作用于就业结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再影响到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是城镇化的主线之一,主导产业与产业创新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城市发展的驱动力量。近年来,产业转移为皖江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提供了机会,使得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并且通过产业链延伸、配套而深刻影响地方的产业结构,加速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 (2)城镇化过程所需资金一般有城市内部积累资金、财政投资、外资投入、农业剩余转化为城市建设资金四种来源。产业转移从两个方面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资金,一方面企业进入初期,必然要对转入地进行投资建设,如厂房建设、配套设施建设等,实际上就承担了一部分政府城镇化建设的任务。另一方面,企业经营运作后会给政府提供税收收入,为政府提供城镇化建设资金。(3)技术经济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源泉,产业转移给地区带来新的技术并给当地企业带来的技术进步动力。技术进歩一方面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生产规模、就业水平上升,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产业结构和企业空间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形成更加广泛的经济合作体系,促使区域整体经济水平上升,使得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化下去。 (4)产业转移加快了新型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率的提高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产业转移。按照空间经济学理论,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过程,城镇规模扩张过程中所带来的集聚效应不断吸引产业向城内集中,而且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产业转移承接提供了条件保障。

责任编辑:刘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