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加沙停火“三大怪”

摘要:在埃及等国际社会各方的努力下,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达成协议,自当地时间8月26日晚7时开始无限期停火,加沙地带长达50天的暴力冲突终于划上了休止符。

但细观停火消息公布的来龙去脉,一些“怪现象”不得不引起注意,也让人们为此次停火、甚或即将到来的长期停火协议谈判捏一把汗。

第一怪:停火协议内容未公布

以军“护刃行动”开始后不久,埃及方面曾首先提出一份包含具体条款的停火方案,但遭到巴武装派别拒绝。此后,该方案几易其稿,谈判时断时续,直至双方达成共识。奇怪的是,无限期停火生效后,巴以和埃及都未公布该协议的具体内容,人们只能从媒体报道中猜测端倪。

1

(图片说明:8月26日,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中)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出席会议。在埃及方面的斡旋下,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当日达成停火协议。)

据媒体报道,此次停火协议将依照2012年以军“防务支柱”行动后的停火蓝本,内容包括:以色列放松与加沙相邻的口岸限制,允许救援物资及建筑材料运进加沙;埃及开放与加沙南部相邻的拉法口岸,由巴民族权力机构安全部队进行监管;加沙渔民出海捕鱼的范围将扩大等。此外,针对如何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工作人员支付工资、兴建加沙机场和海港、释放在押巴勒斯坦人,以及加沙去军事化等谈判难点,双方将在一个月后继续商讨。

由于停火后,有关方面并未对外公布停火协议的具体内容,因此巴以双方不同人士给出了各自的解读。

哈马斯负责人对巴勒斯坦媒体表示,以色列承诺在现有两个加沙口岸的基础上,另外加开三个口岸;加沙海上捕鱼区范围也将从目前的3海里拓展至6海里,并在2014年底逐步扩大到12海里;加沙边境地区的缓冲区也就此取消。

以色列官员强调,除拉法口岸外,运进加沙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和建筑材料都将处于以色列严格监管之下;在未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草案的讨论中,一定会包含加沙去军事化的内容。

有分析文章猜测,埃及的停火协议或许并不包括具体条款,而是仅提供一个框架,一切视双方对停火的执行情况而定。而真正的较量,要看未来一个月后双方就难点问题展开的谈判。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