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

继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

文化的基础何在?传统文化如何创新?仅依孔孟之道,能否形成比较一致的价值观?日前,葛剑雄教授接受本报采访,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读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该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资源

文汇报: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您作为在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的著名学者,认为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何特征?

葛剑雄:今天,对于文化,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我认为,最基本的一点,还是应该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问题,文化应该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规范、行为的准则、意识、制度、思想等等。所以文化的基础还是物质的,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如是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我之所以一直强调这一点,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农业社会中间产生的,尽管它也吸收了牧业文化和其他文化的优势,但总体是适应农业社会的。所以,面对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要把传统文化完全不加改变地保留下来是不可能的。

文汇报:回望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传统文化或被视作珍宝,或被视作糟粕,在您看来,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葛剑雄:继承传统文化,切忌混淆“精华”与“糟粕”。有些人只看到传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它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完全采取排斥的态度。无疑,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一种文化能够长期存在几千年,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只有适应社会,才能够长期存在。对于合理的部分,直到今天、未来还是有用的,自然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舍弃自己文化中的优秀资源,非要从外面引进。引进外来文化,还要面临“再转换”的问题,那是不可取的。

同时,有些学者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一些浅显的学问,甚至一些糟粕的东西,都贴上“国学”的标签,变身所谓“精华”。比如说《三字经》、《弟子规》,这些不过是古时的呆板课本,虽然人们在解读时可以“丰富”其中的很多道理,但并不能说明它们今天完全适合我们的少年儿童,甚至成年人。

文汇报: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讨经济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在文化领域,一直也存在“引进来”、“走出去”的讨论。从您对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研究来看,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博弈,还是融合?

葛剑雄:各种人类文化,各有千秋。今天,我们创新的资源、面向未来的资源,不仅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吸收外界的、西方的优秀文化。另一个方面,对于外来的优秀文化,也要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应用。

从这个角度看,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该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资源,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理念。

切忌把中国的和外来的、古代的和现代的都对立起来。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阶段里面,需要通过借鉴外来文化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日本、韩国都很重视传统文化,有些文化是他们从中国学去的,却保留得比中国还好。事实证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没有影响工业化,也没有影响经济发展。明治维新后,日本废弃了从中国引入的农历,全面导入西方的公历,但是却没有放弃原来的节日,春节、重阳节等风俗节庆都一起搬到阳历的日子。中国人除夕前都要打扫,古人要在除夕夜里举行各种祭祀仪式。日本人同样在除夕这一天都很晚出门,去神庙求护身符,家里有小孩明年要考大学的,就去求个“必胜”的符,烧香求神庇佑,回来之后全家一起吃个过年面。日本人没有改变过年的内容,只是把时间从旧历年搬到了公历的元旦这一天。公历替代农历,改变的只是计时系统。日本人认为时间调整过来,就可以和世界保持同步。

唐朝时候,日本政府不断派遣留学生、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有时遇到天灾船沉,他们就立马派第二艘船出来。经归国留学生、遣唐使积极传播,唐朝的律令、科技、儒学、佛教,乃至风俗习惯等,皆为日本国民广泛吸收。遣唐使带回唐朝京城的图纸,日本的工匠就依样画葫芦地复制一个;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直到现在日本的部还被称之为“省”;日本人借鉴唐朝通行的楷书和行书的偏旁,创造了平假名、片假名;直到今天,日本天皇的年号还都是源自中国的经典。后来,日本人发现西洋物质文明更为先进,他们就开始全面学习“兰学”。

日语中有很多外来语,词汇直接就是按照外语的发音转化而来。然而,同时,汉字却也有增无减。一些传统汉字如今照样使用。日本天皇每年都会公开听一次课,老师都是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的汉学家,课程内容取自中国的四书五经。我认为,日本的例子可以说明,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于外来文化应该是什么时候最先进就什么时候学习它,哪些部分先进就学哪些,这跟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没有冲突的。

在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上,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加以分析和判断,从而做出合理的取舍。国粹主义和崇洋媚外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可取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方法来对待外来文化,这是我们今天开放的中国对待外来文化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