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做优做强社区服务载体。一是推进了基层群众自治。依照有关法规建立健全了村(居)委会各项规章制度,形成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衔接配套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系。完成了全市农村离任“两老”2013年度审核审批和发放工作,全市累计在册发放人数617人,发放金额579680元。坚持以思想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标准,有力指导了各乡镇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二是建立市社区服务中心。市社区服务中心是一个集便民服务、专业服务、信息服务、家政服务、文化休闲、中介评估、信息咨询、体育健身、养老托幼和社会组织孵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服务平台。中心毗邻市体育馆(健身广场),占地面积10.34亩,总建筑面积2686平方米,于今年3月份实施改建,6月份完成改造投入使用。三是努力搭建全市社区服务体系,加强便民服务网络建设,探索建立社区管理服务新机制。指导了精品农村社区建设,申报为全省精品农村社区。通过加强示范点建设,设立爱心超市,配全配优社区活动场所和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综合修理、养老服务、康复保健、心里疏导等各类便民服务。四是加强新型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社区全面推广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服务途径。
(六)防灾减灾工作取得实效。一是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灾后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2013年我市发生了多次严重洪涝、风雹灾害,受灾人口136600人,紧急转移安置灾民146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86公顷,倒塌房屋564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237万元。灾害发生后积极组织开展灾后应急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及时下拨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我143万元,保障了灾民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将188户因灾倒房户和严重损房户全部纳入今年农村土坯房改造任务中,现已全部开工,春节前基本能搬入新居。二是开展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积极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在叶坪乡叶坪社区、沙洲坝镇大布社区开展了“全国和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投入创建资金9.4万元,完善了救灾避难场所、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栏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普及了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制定了“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先后在红都广场、壬田镇、九堡镇等地方开展了“防震减灾﹒我们共同的责任”文艺巡演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三是组织配合抗震救灾应急演练。为了提高应对破坏性地震的紧急救援能力,结合民政职能,我局有序、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2013年市抗震救灾应急演练任务,提升了民政人在抗震救灾中的执行力、战斗力。
(七)招商引资、争资争项目工作成效显著。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的招商引资任务,及时研究部署,组织了专门招商队伍,建立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引进城外城旅游综合体项目,广东东莞维斗电子有限公司也在等待经开区落实项目用地。结合我局工作职能,利用多种平台,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捕捉信息,主动出击,积极拓展争资金争项目渠道,实现向上争资争项目14475万元。
此外,民政重点工程沙洲坝洁源光荣敬老院竣工交付使用,民生保障大楼基本完工,烈士陵园和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其他如“三送”、计生等工作也取得较大成绩。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