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志愿岗
润物无声 巧劲引导
上海9月2日电 (记者曹玲娟)9月1日晚高峰时段,上海地铁客流量最大的换乘站人民广场站,市民曾子秀身着志愿者马甲、戴着随身的“小蜜蜂”麦克风,不断提醒:“上下楼梯,注意脚下安全”。“我来上海10多年了,很喜欢这座城市,当志愿者也当得蛮开心。”曾子秀笑着说。
包含磁悬浮线在内有15条轨道交通线,运营车站332座,日均客流量780万人次;公交1350条线,16631辆公交车,地面公交日均客流量730万人次……将文明乘车变成每一名乘客的自觉行为,上海依靠的是各种志愿行动。以地铁为例,“文明乘车”行动目前已覆盖上海所有轨道交通线,每天平均约有300名地铁志愿者服务在轨道交通50个主要车站。不少志愿者,是在搭乘地铁上下班的途中,利用“十分钟”的零碎时间,在车站内帮助乘客买票和出入车站闸机刷卡等。“泛志愿、微志愿”的理念,在“先下后上”“排队上车”等文明乘车行为的实践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推广。
地面公交同样如此。巴士二汽49路分公司,将一辆公交车开进了枫林街道黄家宅居民区,向居民宣传文明乘车理念。黄家宅的居民志愿者们则主动请缨,佩戴起志愿者红袖章,来到49路站点,与公交职工一起维护站点秩序,引导乘客排队上车。
宣传引导之外,上海同样强化督促检查力度,组织行业志愿者、市民巡访团不定时地对轨道和公交车厢中文明乘车硬件配置、完好情况、司售人员动员让座执行率等进行检查,督促行业进一步强化文明乘车宣传引导意识。还全面引入社会支持与帮助,聘请沪上知名“老娘舅”柏万青等担任文明创建特约监理员;组建首批由100名社区居委干部、商务楼宇白领等组成的公交平安志愿者队伍,配合参与公交营运安保工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