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乘车成为一种习惯

让文明乘车成为一种习惯

和谐有礼渐成风尚,各地举措正见成效

摘要:交通拥挤是实情,但在北京市大力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按秩序乘车、为老幼让座、互相礼让,文明乘车已逐渐成为市民的习惯。

北京设“排队日” 

政府倡导 群众自觉

北京9月2日电 (记者王昊男)

9月2日,北京多地大雨,给公交乘客增加了麻烦,可是,各处“公共文明引导员”自觉维护秩序,乘客先下后上,总体秩序井然。

“人进去,相片出来;饼干进去,面粉出来……”网友的调侃虽有夸张,却也道出了北京出行高峰时段的交通拥挤事实。交通拥挤是实情,但在北京市大力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按秩序乘车、为老幼让座、互相礼让,文明乘车已逐渐成为市民的习惯。

2001年,北京市组建“文明乘车监督员”队伍,在全市重点大街、繁华地区的430多个公交站台,维护乘车秩序,开展“文明乘车从我做起”宣传教育活动。经过13年的发展,当初1000来人的队伍已达8000余人,北京16个区县全覆盖。“文明乘车监督员”也更名为“公共文明引导员”,职责也从当初单纯的维护乘车秩序,变为精神文明宣传、文明礼仪示范、排队乘车引导、群众困难排解等。

每月的11日,是北京市的“排队日”。每逢这天,引导员们都会开展多种宣传活动,带头示范引领排队行为。在站台地面画排队线,为公交车画好停车线,分不同线路做好标识……

“这支队伍从无到有,站台秩序从拥挤混乱到有序排队,社会群众从乘车难、不理解、不支持,到我参与、我排队、我快乐,公共秩序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北京市公共文明协调办主任孙平说。据不完全统计,广大文明引导员平均每年为乘客咨询指路200多万人次,照顾老幼病残孕乘客160多万人次。

北京各区县还在公交、地铁站台张挂“文明有礼好乘客”候选人推举榜。正在60路公交车锣鼓巷站排队等车的程先生说,“不论是政府还是市民,大家都应共同努力,让文明乘车成为一种习惯。”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