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格局变迁的重要变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要保持头脑冷静,我们要清楚,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巨型国家的快速崛起,从未有过如此众多人口的全面现代化。中国的和平崛起将是21世纪最重大的历史现象,必将对力量对比、全球秩序、世界格局产生全方位的深远影响。
理性、客观了解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框架与基本内涵,不仅是中国人的事情,更是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一个系统战略,可以概括为:一条道路、两大突破、战略三角、四项原则。一条道路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两大突破是以“一路一带”战略为突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协调西北边疆与西南海疆两大重心,其中西北边疆是安全重心,西南海疆是发展重心;战略三角是从全球安全角度构建稳定的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四项原则是中国在新形势下必须要坚持与夯实的四项基本外交原则。
一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重要理念,在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等重要场合多次就和平发展道路发表了论述。他指出,中国梦与和平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中国梦是我们的崇高目标,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正确途径。
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更是一个文化事件。可以从很多侧面直观感知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重视什么、关注什么,这一地区、这一事物就会立即成为国际社会的兴奋点——中国决定世界聚光灯的焦点。例如,非洲大陆在冷战后曾长期被西方国家冷落,当中国进入非洲时,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非洲,并纷纷加强同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博弈,当然直接受益的是非洲各国。
在历史中,几乎所有西方大国的崛起过程走的都是殖民扩张、进而争夺霸权的非和平之路,是“血泪之路”。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强调,既有霸权为维护自身地位,对新兴强国难免猜忌、防范和遏制;新兴强国为拓展生存空间,也往往会孤注一掷,犯险求胜。有学者认为,国家成长可能引发战争:一国人口密度的增长和技术的提高要求增加更多资源,而国内资源往往不能满足。其结果会形成“横向压力”,刺激国家对外扩张,并可能导致战争。大多数现代工业化国家都有某种形式的“横向压力”,当国家的扩张性需求发生重叠,又无法达成合作方案时,军事冲突就在所难免。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对中国而言,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与发展相互依存、内政与外交有机统一、本国利益与人类共同利益密切结合的新型发展道路,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现实国情决定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太大。要让全体13亿中国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就需要有一个更为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要让国际社会真切感受到中国的发展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只有这样,中国崛起的环境才会更好,发展的阻力才会更小。
两大突破:“一路一带”战略
两大突破是用“一路一带”战略统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协调西北边疆与西南海疆两大重心,不断拓展中国战略空间,构建新时期的中国地缘大战略。目前,西北边疆和西南海疆是我国最不稳定的地区。一是以极端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为首的三股力量在西北边疆不断制造暴力恐怖事件,妄图分裂国家。二是以越南、菲律宾为首的周边国家不断在南海侵犯我主权,企图从乱局中牟利,且相关国家大有拉帮结派之势,“以斗谋权”“以武侵海”“群狼战术”等倾向日益明显。
上述两大问题都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即国内问题日益受到国际局势和域外势力的影响和干预。这些势力希望不断给和平崛起的中国制造麻烦,造成复杂局面,分散中国注意力,破坏中国崛起发展势头。一些域外势力唯恐天下不乱,企图通过强力介入,挑战我战略定力,希望中国崛起被民族以及南海问题所拖累。
对此,“一路一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就是要构建一条经济繁荣之路、一条文明共鉴之路。就丝绸之路经济带而言,它的两端不仅仅是中国西北五省以及中亚五国,而是一头连着繁荣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从战略内涵而言,其中,“向西辐射”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延伸,直到欧洲和非洲,中国不仅要获得中亚的资源,也要放眼欧洲的资金、技术以及非洲的能源和市场;“向东辐射”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向东延伸,直到东亚经济圈,力求在经济合作的同时“溢出”到政治安全领域的战略互信。
针对美国TPP的咄咄逼人,“一路一带”突出四大特性:跨区域性,即丝路不是封闭的,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区域,而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跨区域战略合作;非排他性,即丝路建设秉持开放性原则,世界上所有致力于丝路合作的国家都可以参与其间;非门槛性,即丝路合作不设置门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是平等的一员;非主导性,强调中国以及美、俄等大国都应发挥建设性作用,共同摒弃任何主导、支配意识的存在。以此,赢得丝路建设的话语权,抢占道德高点。
中国作为亚欧大陆上最具活力的国家,通过“一路一带”建设实现内外突破、海陆并举,让资金、技术、资源、市场,特别是人才、思想在中国交汇、融合,让中国经济更具活力和效率,让世界文化更具包容性,同时带动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