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要到“底”

干部下基层要到“底”

有的干部,下基层如“浮球”,从上面看球是在水中的,从侧面看,球却在水面上,没有真正沉下身去。也有的干部,看着上面的指示办,上面要求的紧了,就干得扎实些,上面不加“紧箍咒”的时候就敷衍了事,串串门子,握个手,吃顿饭,走了。这些干部既没有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反而增加基层负担,引起基层反感。

干部下基层要到“底”,要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成果上惠及群众,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群众参与作为第一路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请群众来评判工作,从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工作,真正使群众满意成为最大的政绩追求。

干部与群众是鱼水关系,离开了群众,就无法生存。现在,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很多,但是,下基层走到群众中进行面对面交流,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受群众欢迎。只有下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间去,才能吸收到机关里所得不到的养分,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真正务实、管用。要学鸬鹚真正一头扎下去,而不要像鸭子浮在水上。下基层要多走乡间小道,做到“五多五少”:多些随机调研、少些事先安排,多些蹲点体验、少些观光旅游,多到矛盾一线、少些绕道躲避,多些轻车简从、少些繁文缛节,多些粗茶淡饭、少些铺张浪费。

群众认干不认说。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真心为群众办事,能会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如果光说不练,群众就会疏远离弃。像焦裕禄、孔繁森、沈浩、杨善洲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永远的丰碑,不仅因为他们人格官品堪称表率,更因为他们为群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部应该学习他们,珍惜在岗位上的难得机会,下到基层扎到底,关注民生民情,多办实事好事,做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