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遗产——伯利兹堡礁保护区

世界自然遗产——伯利兹堡礁保护区

伯利兹堡礁保护区位于伯利兹的大西洋——加勒比海海岸线上,北面与墨西哥毗邻,二者相距260公里,向南则与危地马拉接壤。因其是世界著名的生物礁聚集区,1996年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伯利兹海岸是一处风景绝佳的自然生态系统,由北半球最大的堡礁、近海环礁、几百个沙洲、美洲红树林、沿海泻湖、港湾组成。保护区内的七处景点展示了暗礁进化的历史,是包括海龟、海牛和美洲湾鳄在内的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

伯利兹海岸是一处风景绝佳的自然生态系统

伯利兹海岸是一处风景绝佳的自然生态系统

值得保存的自然遗产

伯利兹堡礁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活珊瑚礁,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西半球最长的珊瑚礁。伯利兹堡礁位于尤卡坦半岛沿海一带,绵延300公里,包括中美洲国家伯利兹大部分的沿岸水域。除了由一群珊瑚礁组成的伯利兹堡礁外,保护区还有450个小礁岛,以及一些由三个环状珊瑚岛围绕着的泻湖。保护区分为7处,它们分别是:巴卡拉尔奇科国家公园及海岸保护区、蓝洞、半月礁自然保护区、南Wather礁海洋保护区、Glovers珊瑚礁海洋自然保护区、笑鸟礁国家公园、人心果礁海洋保护区,总面积为960平方公里,在世界遗产公约下得到特别保护。

保护珊瑚礁十分重要,因为全球百分之二十五的海洋植物和动物都以珊瑚为家。论到生物多样性,珊瑚礁的多元生态仅次于热带雨林。可是,科学家警告,要是人类继续污染海洋,不禁止游客破坏珊瑚,进行以氰化物捕鱼等破坏生态的活动,在未来的20至40年间,地球上百分之七十的珊瑚将会消失。

伯利兹堡礁保护区里共有70种石珊瑚,36种软珊瑚和500种鱼类。一些濒危绝种的海洋动物,例如红海龟、绿甲海龟、玳瑁、海牛和美洲鳄都在这里栖息。论到保护区里极丰富的海洋生物,珊瑚礁研究员祖莉安•鲁滨逊说:“伯利兹堡礁保护区让研究员和游客有很多独特的机会,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世上只剩下很少地方像这里一样,能够让人观察自然界最美好的一面,不过这个自然景区也受到威胁。”

伯利兹堡礁保护区受到的最大威胁也许是珊瑚脱色,这种现象使原本彩色的珊瑚脱色变白。据美国《国家地理新闻》杂志报道,台风米奇、1997和1998年大规模的珊瑚脱色现象,使活珊瑚的数量减少了48%。是什么引致珊瑚大量死亡?这方面的研究仍在进行。但专门研究珊瑚礁的科学家梅勒妮•麦克费尔德指出:“这次珊瑚脱色相当肯定是跟海洋温度上升有关……紫外线也会引起脱色现象,而两种因素同时出现就会引致最严重的脱色反应。”值得庆幸的是,伯利兹珊瑚礁似乎有慢慢复原的迹象。

伯利兹堡礁保护区里共有70种石珊瑚,36种软珊瑚和500种鱼类

伯利兹堡礁保护区里共有70种石珊瑚,36种软珊瑚和500种鱼类

责任编辑:蒙时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