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让学生有更充分的选择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表示,将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可能分为两类,分合格和不合格,其中一类是由学校来规定的选考科目,选考科目分等级。对于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还要看将来的情况。如果学生按专业大类来选科,就是理科要考理科科目,文科还是要考文科科目。他表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首先是中学必需的学生考试,让学生知道每门课都很重要。不分科可以给学生有很大的选择自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雷庆认为,我国推行的是3+X考试,在各地的高考考试中,语文、数学、外语都是必考科目。此次变化很大的是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入高考成绩,而这3个科目则由学生自主选择。雷庆认为,此次变化让学生可以让学生与高中课程的学习更加紧密,除了语、数、外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来选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课程,也实现了文理不分科的想法。高考的意图就是为了选拔出多元化的人才,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将来很可能出现学生选择一门文科再选两门理科学科的情况,灵活性和组合性都有更多选择。
学校说法
或分ABC等折算高考成绩
北京九中校长林乐光表示,按照一门一清的原则,学业水平考试未来对学生来说不会增加负担,目前学生也要参加会考,只不过新的政策是将高考的压力分解到高中的各个阶段中。
对于实行学业水平测试,目前北京的各个学校都已经有了应对措施。林乐光说,学校从今年起会给新高一学生进行生涯规划,让每个学生思考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根据想从事的职业,有针对性地对所涉及的科目进行重点学习。比如有的学生想学医药专业,那么高中三年就要重视生物及化学的考试。总体是以合格加特长的方式进行培养。
对于具体的改革方式,林乐光表示,水平测试很可能分为ABC等等级折算成高考成绩。达到某个分数段,列为一个等级,学生在这个分数段内不必计较具体分数,对学生来说会是一个解脱。但是按照目前的说法,A级水平的学生也会有一定的限制。通常是前15%到20%的学生是A级学生。出题者也会通过出题来控制A类学生的数量。
林乐光称,在水平考试等级一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会更加拼语文、数学、英语的成绩,分分必争。学校也加强了语文等科目的学习。比如会增加对对联、古文的理解,要求写作能力加强。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入总成绩 每门课程学完即考
教师反应
学业水平考试难度将升级
对于会考改革要求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北京五中高级语文教师徐淳认为,这意味着会考水平将升格,难度要提高。会考改革是与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相关联的。会考将成为评价学生标准中的一个要素。比如,英国学校在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中,期末考试仅占总成绩的一部分权重,平时课堂回答问题也占部分分值,所有的过程性学习都占一定比例。由于学生平时的学业水平无法统一监控,所以本次改革对会考进行规范,让会考成绩与高考挂钩,成为衡量学生平时过程性学习的小指标。这是从评价机制的根本出发,打破一考定终身,从全面动态来评价一个学生。
英语教学将打破年级界限
北京六十五中校长助理蔡雷认为,英语学科的改革将打破年级的界限,对英语学科教学模式产生极大影响。比如,对于一些英语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可能在高二甚至高一就能达到高考所需的成绩要求,那么这些学生之后的课程需要如何安排是学校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学生希望提前修大学的英语课程,或是安排其他课程的学习,都需要学校提供相关的师资及场地和可供选择的课程设置。而对于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根据英语考试改革的新规定将突破年级的限制,转化为按照等级划分,由A、B、C……不同等级的教师对相应等级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北京现状
北京高中仍文理分科
目前,北京市大部分高中仍采用文理分科。学生进入高二,根据未来专业方向选择学文还是学理,由学校按照文科班和理科班进行随机编班。
2008年,农工党北京市委曾就取消高中阶段文理分科进行过一次面向中小学生家长、中小学教师、大学生、中小学校长以及大学老师的问卷调查,在600余位受访者中,约60%的受访者认为,高中文理分科会使学生由于缺乏文理科交叉的综合优势而缺乏创造力,而76.6%的人赞成取消文理分科。
综合素质评价记录学生成长
《实施意见》指出,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教育部负责人介绍,开展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更好地规范评价的内容、程序,确保内容客观真实、程序公开公正。一是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二是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三是各省(区、市)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基本要求,学校组织实施。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