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帮助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农村环境改善。从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问题入手,完善乡村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坚持“延续自然、保留传统、体现乡村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原则,处理好与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保护关系,积极协调争取资金,大力发展乡村公益事业,着力改善农村水、电、路、通讯、文化、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注重对传统特色建筑和民居进行修复,科学规划、合理摆布、错落有致地推进村庄和农村民居建设,加快村容村貌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进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
五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力促群众愿望实现。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村群众根本长远利益作为做好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事事从群众角度出发,多讲实在话,多办实在事,深入农村开展 “帮扶济困送温暖”活动,开展以“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争取一笔启动资金、教会一门实用技术、落实一个脱贫项目、解决一个焦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和“进百家门,知百家情,集百家智,解百家忧,促百姓富”民情体验活动,“实打实”为农村群众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谋利益,取得让农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成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