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制度改革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党建制度改革是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干部选拨中,尽管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看起来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但实际反映的却是干部工作导向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党建制度改革,着眼于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选拨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分别对干部选拨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提出了具体的改革任务,选拔干部不再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

解决“唯分”取人问题。过去,一些地方搞干部公选和提拔考核常出现“以分取人”的现象。不可否认,公选考试是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一种创新和补充,考试分数也能体现出干部一定的知识水平,可以成为选任干部的一个依据。但是只以分数作为选拔干部的唯一依据是不可取的。新版《干部任用条例》对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情形作出了明确规定,并强调不得因人设置资格条件。

解决“唯GDP”取人问题。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存在以GDP论英雄、提干部的倾向。一些干部把GDP当作仕途的 “敲门砖”不计后果上马一些劳民伤财和以“明天”为代价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以快速拉升GDP,换取提拔的资本。这样的GDP从数字上看是漂亮的、悦耳的,但在骨子里却是黑色的、污染的、甚至带血的,这对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与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背道而驰的。改革政绩考核机制,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解决“唯票”取人问题。在干部选拔任用中采取投票形式是发扬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存在积极意义的。但唯票取人,不一定能把有真才实学、敢作敢为的好同志选拔上来。党建制度改革,票数只是作为选人用人的一个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在选人用人中,坚持德才兼备,除民主推荐之外,可充分利用个别谈话、实地考察、酝酿沟通、考察预告、讨论决定、任前公示等办法,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和各方面意见,不仅听其言、观其行,还要从各方面察其德、考其才、证实绩,杜绝过度依赖票数、简单地唯票取人,真正把坚持原则、敢想敢干、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解决“唯年龄”取人问题。解决“唯年龄取人”,要坚决按照中央、省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干部任用年龄规定,坚持看年龄而不唯年龄,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不搞“一刀切”,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敢于给他们搭梯子、给位子、压担子,激励他们奋发进取;对一些年龄虽偏大,但责任心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的干部,根据班子结构适当给予保留和重用,实现班子成员之间优势互补、老中青结合,确保各个年龄段的干部在政治上有奔头、在工作上有劲头,充分调动整个干部队伍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