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逐渐消失的文明

诚信,逐渐消失的文明

诚信守义,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传承沉淀后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视诚信为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为政之法,更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根基,古人曰:诚信,为做人立身之根本。现今,又有几个人能一如既往的保持这个做人之根本?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明星官员为荣誉学历造假问题、专家为谋取个人利益而做出的匪夷所思的所谓结论问题,这一系列因诚信缺失导致的各种悲剧事件,已让民众提之色变。据官方网站数据显示,中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因产品质量低劣造成各种损失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某网站视频《诚信,离我们有多远?》有这样描述:从2002年,中央四部委曾组织一次整治官员假学历的严打风暴。在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以上干部和中管企业领导人共67万人的学历、学位中发现了15000多例误填、错填或虚填、假填。为什么会出现如此误填、错填或虚填、假填现象呢?诚信,逐步消失的文明,何人之过?

“民族诚信”正在遭受利益的侵蚀,岌岌可危!不知何时起,人们都习惯了每天一早起床忙碌前,就暗自祈祷,今天不要受骗,主妇希望买到放心菜,不缺斤少两,商人希望遇到守信的合作伙伴,不坑蒙拐骗,而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能够用吃到放心的食品!其实,无论是高官名人也好,普通市民也罢,作为个人都应诚信待人,做到真诚、老实、讲信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做到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这样一来逐渐走远的诚信,就会慢慢的回来。

某网友说:“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诚信当一面镜子,时时处处警醒自己牢记诚实守信之本,以真诚之举对待真诚之心,发挥诚信道德模范的社会辐射效应,唯有如此,才会让我们的社会更融洽、更和谐、更诚信!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