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跨国物流配送困扰着电商跨国业务发展。
罗民表示,在跨国物流里,如何解决小批量、多品种,甚至单个产品的配送,从经济的角度和用户体验的角度存在矛盾。
对此,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巡视员聂林海表示,跨境电商的运输效率较低,未来的发展应该是海外直营,在目的国建立仓储,把一半贸易出口到仓储里再配送给消费者。“这样,时间快,成本也低得多,目的国也比较欢迎,能够解决其劳动力就业和税收。”
(图片:杭州传统商业街上的一家鞋店转型为“淘宝鞋店”,尝试打通线上线下的O2O销售模式。)
此外,不同的市场规则有待统一。罗民表示,目前的跨境交易还是区隔市场,不是统一市场,不同市场的关税、操作、物流,甚至通关报关等操作和监管不太一样,从服务、配套和管理机制上要建立相对统一的市场和规则,跨境贸易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发展。
网络贸易区:发展新渠道?
中国电子商务服务联盟主席柴跃廷提出网络贸易区的概念。
专家认为,网络贸易区或将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渠道。
据柴跃廷介绍,网络贸易区是以跨境电子商务的方式进行的国际贸易,而且依托网络化的管理与服务平台进行管理和服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企业和机构之间进行的无固定物理区域的动态贸易区域。
聂林海表示,几个国家之间建立一个网络贸易区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但目前存在很多困难需要解决,最主要的是,现在政府部门的监管要解决互联网思维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来监管、来服务。
(图片:“海淘”即海外淘宝,或用国际信用卡在海外网站上支付,通过国际转运公司转回国,或通过海外代购下单,再走国内快递收货。)
首先是通关模式问题,在目前我国的通关模式下,美国的报关单每年只有3万多张,如果把B2C的都加起来,每年要增加1亿的报关量。如果按照目前的监管模式,海关、商检无法承担这么大的工作量。适应小包、小额、高频率和海量为特点的报关模式需要探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