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典出: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
原文: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释义: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
【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
典出: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
原文:今(梁丘)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释义:如果用清水来给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听得下去?
讲话原文: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典出:朱熹《春日》
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释义: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到处都是春天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致。
讲话原文: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明年是教科文组织成立70周年,我相信,在博科娃总干事领导下,教科文组织一定能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谱写新的篇章。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典出: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
原文: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释义: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
讲话原文:
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出国旅游更为广大民众所向往。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旅游是修身养性之道,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习近平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2013年3月22日)
【人生乐在相知心】
典出:王安石《明妃曲》其二
原文: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释义:人生的快乐在于与人相处,彼此心心相印,互相了解很深。
讲话原文:
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人生乐在相知心。”中非如何知心?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深入对话和实际行动获得心与心的共鸣。
——习近平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2013年3月25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