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灿新:民族文化在当代道德发展中更具根本性意义

吴灿新:民族文化在当代道德发展中更具根本性意义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如把当代中国道德比喻为一棵大树的话,那么民族文化是它赖以生长的坚实土壤,现实生活是它茁壮成长的强壮根系,世界文明是它得以枝繁叶茂的肥水

作者: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吴灿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当代道德在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中发展

当代中国道德的发展有三个维度:民族文化、现实生活、世界文明。如把当代中国道德比喻为一棵大树的话,那么民族文化是它赖以生长的坚实土壤,现实生活是它茁壮成长的强壮根系,世界文明是它得以枝繁叶茂的肥水。显然,民族文化在当代中国道德发展中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如果没有民族文化的“土壤”,那么现实生活、世界文明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道德的历史发展来看,道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道德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的特殊形态,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因此,道德首先具有社会性、阶级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基础上,生成着不同社会的道德;而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则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深刻的烙印。可是,每一个民族在其特有的生存空间中生活,有着自己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此决定了,在这种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础上,生长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道德样态。这一点,恩格斯讲得很清楚:“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这就是说,每一个民族的道德,都有自己得以延续发展的民族文化血脉;离开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血脉,其道德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道德的维系形态来看,离开了民族文化,道德就难以发挥良好的作用

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靠国家暴力机器维系的,而是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社会舆论要发挥其扬善抑恶的作用,必须要有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必须要符合特定民族文化下生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心理,否则,不仅难以形成真正的“社会舆论”,还有可能如“泥牛入海无消息”,甚至会受到人们的抵制。风俗习惯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风俗由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习惯既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在民族文化血脉中延续发展的。离开了民族文化,传统的风俗习惯就会消亡,新的风俗习惯也犹如水上的浮萍,没有根基,难以延续。内心信念,是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道德评价行为。指人们依照自己已形成的道德观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的肯定或否定。每一个人的内心信念,都在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上生成的;都是在特定民族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基础上形成的。脱离了民族文化的内心信念,既是难以形成的,也是充满着矛盾和困惑,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从道德的现实发展来看,民族文化是道德发展的丰富源泉

当代中国道德发展,固然离不开现实生活和世界文明,没有现实生活和世界文明的吸纳和滋润,缺乏现实性和现代性,也难以发展进步。但是,道德具有相对独立发展的规律,这就是道德要在自身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的规律。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为当代中国道德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道德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由此衍生出“家庭主义”精神和“整体主义”精神,造就了中国人重人伦、重家庭、重集体的民族特色,形成了中国人孝亲敬老、尊老爱幼、大一统、爱家爱国等观念,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而奉献的精神。从《诗经》中的“夙夜在公”,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天人合一”精神,还强调“和谐”这一最高价值,它衍生出“中和主义”精神、“尚义主义”精神、“制欲主义”精神、“德性主义”精神和“民本主义”精神;产生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式“大丈夫”,“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张载式人生使命和“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人生追求;形成了中国人独具特色的大同观念、和平主义和兼容并包的胸怀;造就了中国人独具特色的重视人生的精神追求和道德价值,重视人格修炼和道德境界的提升,重视严以律己和宽以待人的态度,重视与人为善和博爱众生的道德风气;产生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意即天意”、“安民、富民与爱民”、“民贵君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思想观念。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