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国借助民间艺术在最基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安徽:中国借助民间艺术在最基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在安徽省阜阳市伍明镇农民文化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琴书的传承人、安徽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孟影盛装登台,表演了一曲《深化改革喜事多》,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在安徽省阜阳市伍明镇农民文化广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淮河琴书的传承人、安徽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孟影盛装登台,表演了一曲《深化改革喜事多》,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俺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演出,好像说得就是身边事。”该镇村民李春玉看了演出后有些感慨,“俺开始也不懂啥核心价值观,通过说唱一个个小故事来表现,现在可算理解了。”

随着时代发展,中共高层深刻认识到,只有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增强还远远不够,必须发展出能为全民所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凝聚民心、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概括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在全社会启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然而,在基层,尤其是农村,理论宣讲工作往往人力薄弱、形式单调、效果不好,如何使党的思想最有效地被群众接受?一些地方开始探索用民众喜闻乐见的古老民间艺术“接地气”地进行巡讲,并收到实效。

阜阳市委宣传部长胡明莹告诉记者,该市对全市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梳理、摸底,甄选出十多种具有地方特色、能与宣讲有效“对接”的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草根”文艺爱好者均可报名,“这些‘艺术化’宣讲员下基层、进农村,将书面语变成大白话,采用顺口溜、淮河琴书、渔鼓、快板、大鼓书、戏剧、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进行巡讲。”

全部节目都是来自基层原创,演出场地设在当地广场,甚至路旁街边、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截至目前,该市开展“理论艺术化宣讲”1500场,直接受众超过30万人次。

在孟影参加的200多场演出中,观众场场爆满。“我本身就是走村穿巷的民间艺人出身,农村老百姓就爱听乡音乡韵。当每场宣讲成百上千人围着你鼓掌时,你能明显感觉到比开会读文件有效得多。”她说。

孟影告诉记者,有一次演出后,一位老太太拉着她的手,非要请她喝碗鸡蛋茶,“老太太告诉我,看了我们的节目,媳妇孝敬多了,儿子也不再赌博变勤快了。这让我非常激动。”

在重庆市江津区,基层微宣讲团队用摆龙门阵、快板表演等方式宣讲理论,整个宣讲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村民们只需一盏茶的工夫便在欢笑声中听完了大道理。

“适应群众需求,宣讲才有生命力。”胡明莹说,“只有这样,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才能真正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化解国内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的强大的思想支持。”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