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10月12日消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官之际,共有6484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基层干部“走读”百害而无一利,必须下决心加以整治。
“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是干部“走读”的真实写照。主要危害:一是不方便群众办事。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有村民到村民委盖章,村民委没有人,村民要跑到村支书家请示,村支书同意之后,村民又要跑到文书家盖章,有些村的支书、文书相距一二十公里,老百姓受了瞎折腾。二是影响政策的及时贯彻落实。有些紧急文件需要落实、有些会议上级党委政府需要及时贯彻、有些领导急需到基层调研等,会出现到村民委找不着人、打电话无法联系的现象。三是突发事情难解决。群众发生突发事情需要找基层干部,“铁将军”把门,有难无处求;四是影响内部管理。有些基层单位由于存在严重的干部“走读”现象,平时没人在单位值班,卫生长时间没人打扫,单位乱草丛生、垃圾成堆、办公室布满灰尘,更严重的还出现单位的办公设施设备遭到破环、偷盗等。五是会导致违规现象。最简单的就是会出现“公车私用”,有些“走读干部”经常是车接车送或者自驾公车来去自由。六是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基层干部每天都接触群众,需要为群众办事,干部“走读”让群众办事不方便,影响的不仅仅是干部自身的形象,也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
干部“走读”现象,是干部放松对自己严格要求和对党对人民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一种严重的职业道德缺失,必须上下联动加以整治,以纯党风、以正政风。一是加强教育,使基层干部认识到“走读”带来的严重后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整治和预防干部“走读”长效机制,完善随机督查检查、群众举报等制度,对坚守岗位、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的要给予鼓励,对发现“走读”现象的要及时批评教育,对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启动问责程序,该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毫不姑息迁就。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