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坚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明确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坚持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回应了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社会存在的价值失范、道德滑坡等现实问题,而且从社会伦理规范层面勾画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愿景,为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奠定了价值共识及其共同的思想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场。脱离现实社会背景的价值观,是虚假的和毫无意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价值取向,而且更为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远景,在自身发展问题上做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表达了中国自己的声音和主张。面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挑战和质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在意识形态上做出了有力辩护,反驳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歪曲和责难,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价值基础。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扎根于民族历史文化血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要获得深厚的生命力,必然要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从中汲取优秀思想文化,以中国风貌和中国精神来充实社会价值观念的现实深度和历史广度,为自己构筑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广泛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最基础的价值共识。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它不是面向过去的怀旧,而更多的是继承之上的创新,是立足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价值观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用来规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价值,因此,谈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应仅从个体道德伦理的意义来谈,更多的是从社会道德约束的意义来谈。更为明确地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强调个人层面的道德自律,更应该强调社会层面的道德他律。实际上,个人层面的道德自律在没有任何外在制度约束的条件下,它的效用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应该而且必须从对人类生存最具根本性意义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出发,依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社会政策、体制机制以及规章制度,利用来自社会层面的道德他律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体制机制来规范规范人的行为,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最基本的有效的制度规范。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价值观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它生成于人的现实生活,又规范着人的现实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来源于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实践,它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性质与方向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它的内容也源自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探索,它的认同更来自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而且必须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上的共鸣点和利益上的交汇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上,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价值共识,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共同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青海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