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传承与发展(2)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的传承与发展(2)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当代传承与转型发展的途径探讨

在促使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当代传承与转型发展过程中,从而更好地为市场经济服务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最为紧迫的是在多学科研究、中西方研究的交融借鉴中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学科研究角度,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涉及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管理学,从当代转型需求角度,涉及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针对目前研究薄弱且各自局限于本学科领域、缺乏交流意愿与对话机制的状况,亟须强化学科倡导交流机制建设,加强学科的繁荣与学科的交叉融合互动。从传承导向角度,在重新审视传统经济伦理的价值和对待传统的态度、促使伦理文化与时俱进服务现实、培育现代公民理性伦理精神的同时,应着力强化中国传统经济伦理研究的问题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理性营利”“现代产权伦理”“现代经济自由”“共同富裕”为主要内容的伦理基础。从转型借鉴角度,应加强对清末中国传统经济近代转型演变的借鉴,在充分肯定其奠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转型伦理基础、兼具救亡与启蒙双重价值意蕴、促使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文化承前启后的同时,如何强化传统与现代当代的对接与转化值得深入思考;应加强中外经济伦理思想理论研究借鉴,当前中西方传统经济伦理比较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仅有的零星研究成果缺乏足够的学术影响,中西方传统文化各自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全球经济伦理所倡导的“平等公正”、“仁爱人道”、“宽容信任”等都可以在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有很深的体现,如何打破“东方经济伦理中心论”和“西方经济伦理中心论”的自我封闭心态,相互投射、互为比照、吸收彼此合理资源,值得研究借鉴。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