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改院:建设法治中国的改革路线图 (3)

中改院:建设法治中国的改革路线图 (3)

摘要: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认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法治,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筹起来考虑,这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完整思路。

创新社会治理

魏礼群认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各个领域都要依法治国,这是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完整的思路。

迟福林指出,面对日益增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面对比较突出的腐败现象,面对权力运行缺乏严格有效约束的现实,已经难以继续用行政控制、行政管理、稳定压倒一切的思路求得社会长期稳定。这就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创新社会治理,尽快在法治社会建设上破题。一是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尽快清理废止与宪法精神不符的某些法律法规制度,例如废除关于城乡二元体制、不合理征地拆迁等领域的法规、条例等;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法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治理;三是加快社区自治的制度创新,完善社区自治法规条例,充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的作用强化社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葛延风认为,面对经济下行、中等收入陷阱等风险,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政策体系。但现实情况是,与发达国家和一些转型国家相比,我国社会政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特别是制度化建设明显滞后,法治化水平比较低,没有形成有效的规矩。社会领域的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绝不比经济领域低,未来应该在社会治理、社会领域的法治化建设中下工夫。强化社会治理,重要的是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对整合内部利益诉求、协调群体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需要加快立法进程。

赵白鸽指出,社会组织发展现在遇到很多问题,规范和推进社会组织发展,需要有一个系统的设计。这里,尤其是要重视和发挥智库的作用,以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

孙立平认为,社会要真正走向法治,需要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也就是说,老问题老办法解决,想办法一揽子解决;新问题新办法解决,纳入法治化建设轨道。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宋晓梧认为,要用法律来调解一些重大社会关系。例如,用法律来规范劳动关系,用法治来缓解一些企业主与劳工关系紧张的问题。

许耀桐认为,要发挥参谋咨询等辅助机构对决策的作用,就是要把谋的事交给智库来承担,由他们来提出决策咨询报告和建议方案,供决策参考、权衡。

实现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的

双轮驱动

高尚全指出,依法治国要靠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要有法治的保障,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国需要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双向驱动,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魏礼群认为,法治要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情况,不是有了法治就束缚改革,法治对改革发展不仅是推动作用,还有一个保障作用。

迟福林认为,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为此,解决好立法与改革的关系至关重要:从改革的历史经验看,立法需要适应改革进程需要,提高中央改革决策和改革成果转化为法律的效率;从依法治国的要求看,需要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使之尽可能在法律框架下推进改革;从现实的改革进程看,改革需要“立”字当先,尽可能通过法律鼓励改革试点;某些方面的改革仍需要“破”字当头,以改革促进法治。

张卓元认为,改革到了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在这个大背景下,改革需要更多自上而下的推动,需要先重视立法,用立法来推动改革,改革进入到了一个依法改革、于法有据的改革的新阶段。

李曙光认为,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大目标下,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用法治来推进改革的时代。一是实现法治与改革、政策的相互衔接;二是重大改革要有法有据;三是要用法治来推动改革。要寻求改革的突破,必须有法治来支撑,根据改革需求,加快推进立改废释进程。

宋晓梧强调,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不仅是个理论问题,而且是地方改革中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重点是处理好法治与改革试点之间的关系,有些重大改革涉及问题非常复杂,各地方情况又不一样,确实需要选择一两个、两三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试点。

葛延风认为,依法推进改革,需要处理好先后顺序的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很多领域,还处在探索阶段,如果把一些不成熟的问题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就会带来负面影响,后续再去调整难度很大。因此,对于改革的立法,不宜操之过急,需要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孙立平认为,仅仅强调改革于法有据还不够,要强调改革要通过立法的程序、立法的方式来推进。一些改革方案出台,得先把它上升为法律,用法律的方式来推行。

(作者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