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农民感叹农业“后继无人”带来的思考(4)

【案例】农民感叹农业“后继无人”带来的思考(4)

农民“后继无人”是一种矫情

农村的沦陷是很多人的心病,这其中还夹杂着一种微妙的乡愁。尤其是目前很多农村地区已经中空,土地荒芜,乡村彻底沦为“敬老院”。面对农村中老年人居多,80后、90后不愿意种地的现状,很多人表现出了忧虑。

谈农民“后继无人”的话题,一个现有的好例子就是吴秀波主演的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在马向阳做第一书记的这个大槐树村,也面临着乡村都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儿童,青年在外打工的局面。为什么如此?道理很简单,不少地方每亩粮食纯收入只有数百元,两季庄稼每亩也不过千元上下而已。《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前段时间发布,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外出农民工月收入为2609元,农民工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就顶一亩地耕种两年的收获。在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农村地区,人们自然不愿意种地。

在《马向阳下乡记》中,马向阳凭借自己商业局的背景,引来了资金修路,引来了旅游项目,开起了煎饼公司,凭借土壤中硒元素高引进高端大棚。最后,村庄富裕了,在外打工的人都陆续回来了。不得不说,这种特例解决不了中国大多数农村的问题。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土地并不特殊,不是每个农村都山清水秀可以搞旅游。换句话说,想把农村的青少年再吸引回来几乎不大可能。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城镇化率在2010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46.6%,但是如果从户籍的角度来看,中国当时的城镇户籍占总人口的33%,也就是说有13.6%的人虽然在城镇,但还是农业户口。美国务农人口1910年为32%,1994年务农人口已经下降到了2%。由此来说,我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准,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2013年农业白皮书显示,在日本主要农作物水稻的种植者中,超过65岁的占74%。2012年,南非农民的平均年龄已达62岁。农民老年化严重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要想解决也只能靠提高农村土地的流转效率,加快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当农民收益升高时,自然不愁田地没人种。

农村的人口减少是一个发展趋势,我国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改变“中国的城市像欧美,中国的农村像非洲”的状况。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进行相关改革使农村城市实现自由流动,在此基础上,再谈农民“后继无人”才是现实的,不然只能是一种矫情和想当然。

无人种田折射最重视又最不重视的问题

无人种田,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最重视又最不受重视的问题。中央“三农”政策证明,国家对于农业以及农业发展是极端重视的,然而,政令往往在下行的过程中走了样变了味儿拐了弯儿。政令不畅不仅造成了种田的各类怪圈,还造成了农村大量的人才流失。老人种田,岂不就成了一种常态?

老人种田,不是当下的突发新闻,也不是一夜之间农村小青年一下子挤进城市,而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弊端。一头是老人种田,一头是农民工打工仔新市民,青年农民都去了哪儿,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而农民家庭供应出来的学生又去了哪里?同样以各种职业的身份进入城市工薪一族,华丽转身之余,就是农民农村农业的后继乏人。而农业的科学技术发展,仅靠几个知名科技工作者又怎么可能持续?

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岁月,是留在农村的农民支持着中国农业的发展,供养所有的国人以基本的农业物资粮食。而农民变身农民工,又靠这部分农民工支持了加工业工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国人靠“吃”农民“吃”农民工才得以达成温饱之后的经济发展。尽管这种说法可能使一些人感到不适,但事实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所做的贡献任何人不能加以抹杀。

精英阶层富裕阶层乃至官员阶层,集中生活在繁华都市,所看到的农村至多不过是走马观花。只知农村青年人越来越少,却往往并没有意识到农村年轻人流失所带来的危机。先是老中青均等务农,后来是中老年人务农,当下是老年人务农。连40、50岁左右的务农者都成了“年轻人”,农村务农人员老化现象,又何其严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