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有效载体(4)

作风建设常态化的有效载体(4)

精心组织、尽快见效的紧迫任务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是全省的一件大事,既是全省夯实基层基础、持续改进作风的重大机遇,更是各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遵循。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启动实施,确保尽快见到实效。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党组织要把基层四项基础制度摆上重要位置,紧密结合实际,搞好顶层设计,力争有突破、有创新、有特色,确保为民、长效、管用。各级党委特别是乡、村两级党员干部,对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要做到内容烂熟于心、内涵深刻理解、宣讲对答如流、落实身体力行,真正当好贯彻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明白人”。

示范带动、积极探索。根据工作环境和基础,许昌市委已经明确,鄢陵县为全省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示范县,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襄城县作为其中一项基础制度的示范点,魏都区作为全市示范区,进行市级示范创建。各县(市、区)选取有基础、有特色的乡(镇、办)和村(社区),开展示范创建。目前,各示范点正抓紧启动实施,力求做到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经验,尽快走出符合许昌实际的新路子,为建设“五型”许昌、实现富民兴许提供坚实保障。

严格考核、奖励激励。乡村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就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和“水泥”。对基层党员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一要多关注,想方设法为基层党员干部提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和舞台;二要多关心,对四项制度落实有力、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的村支部书记,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对连任20年以上、成绩优秀的村支部书记,解决其社会保障问题;三要多关爱,探索实行从优秀村支部书记中选录公务员制度,打破基层干部成长的“天花板”,每年选录一批优秀村支部书记任乡镇干部,让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受尊重、成长上有出路、退休后有保障,在基层安心工作。

搞好结合、务求实效。完善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要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相结合,以党心聚民心、以服务促和谐;要与村“两委”换届工作相结合,按照“四有”(有觉悟、有担当、有威信、有头脑)标准,严把人选素质,严明换届纪律,确保换届工作圆满成功,确保农村大局和谐稳定;要与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相结合,使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都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要与推进发展改革稳定等中心工作相结合,推进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们坚信,在从严治党再出发的关键时刻,在我省经济发展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重要关口,只要我们把四项基础制度贯彻到底、落实到位,我们就一定能在作风建设的“新常态”中提升境界,在服务群众的“新常态”中凝聚民心,在干事创业的“新常态”中展示作为,为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增添澎湃动力,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凝聚强大能量,开辟河南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中共许昌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