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期待央行降息为经济新常态提供更好环境(5)

【案例】期待央行降息为经济新常态提供更好环境(5)

我们甚至应当有更多的担心,那就是实体经济的负担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因为,降息给银行带来的是全方位利息损失。而银行要想将这些损失“捞”回来,政府融资平台、开发商、大型国有企业等是不能下手的。能够下手的,就是中小微企业。也就是说,谁也无法保证,银行不会把利益损失,全部转嫁到中小微和实体经济身上。如此一来,降息带来的利好,反而变成了实体经济的利空了。类似问题,在以前并没少发生过。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笔者凭空想象、凭空臆测造。我倒是希望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也是不会出现的。但是,太多的事实证明,它会发生。不然,实体经济获得的融资成本怎么可能会那么高。更何况,实体经济原本获得的贷款规模就非常有限,降息带来的利益则更有限。如果银行再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降息还能带来多大利好呢?

真正受益的,是政府融资平台和开发商。尤其是开发商,在楼市持续低迷、资金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降息带来的积极影响,决不仅仅只是降低负担,而是对市场的信息传递和引导,对消费者带来的购房心理变化。如果消费者因此而增强购房的信心,对开发商来说,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了。

也正是因为这些年来银行出现了太多的不规范行为,太不把实体经济的利益放在心上,因此,出台降息政策后,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机构,应当加大对银行行为的监管与规范力度,确保降息带来的利好不要被银行的不规范行为所消解。在市场并不完全具备降息条件、具备货币宽松政策的情况下降息,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降息的正面作用再得不到发挥,其留下的隐患也会很多的。因此,必须遏制各种可能对降息政策带来负面冲击和影响的行为。要知道,今年以来,中央已经多次就融资成本高问题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出台规定,但是,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中,银行行为不规范是最根本的原因。如果银行行为稍稍规范一些,对企业、特别是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怜悯之心稍稍强一点,此次的降息政策可能就能够避免。

需要把握好的是,除了降息之外后监管好银行的行为之外,由于降息对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的矛盾并不会带来太大的支撑,“钱荒”风险依然存在,是否需要降准,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降准怎么降,降多大的幅度,也是比较难以把控的。而公开市场操作,也已经快走到尽头了,没有多大空间了,这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从总体上讲,降息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但是,对结果却不敢乐观。因为,如果监管跟不上,银行的经营行为不能规范,就极有可能是一个错误的结果,一个对实体经济没有利好反成利空的结果。

央行降息对复苏实体经济有积极作用

有预期但却感觉“太意外了”,这是各方人士对央行对外宣布非对称降息的第一反映。消息一经传播,顿时引发舆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尽管央行随后称其货币政策取向并未变化,并表示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在于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然而,与央行的平静解读不同,不少房地产、证券等业界人士自己认为,他们是这次利率政策调整的受益者。

此外,中国央行的意外降息,也震动了全球市场,美欧股市、国际油价和黄金期价齐齐上涨,道指与标普500指数甚至是再创新高。

今年中国经济成长放缓,全年GDP预估值7.5%能否实现目前还挂个大大的问号,今年中国经济很有可能是自1990年以来最低全年增速。几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汇丰PMI初值创6个月新低;虽然不少人对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持谨慎乐观,但眼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感到很大压力和困难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本次央行非对称降息影响的看法,各种行业都有自己的解读,但笔者认为,本次央行宣布下调存贷款利率,绝对不是只针对个别行业施恩,而是意在活络实体经济,缓解企业融资成本,减轻贷款压力。

通过央行的降息,社会资金成本有望大幅下调,这对于复苏实体经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可以说,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是本次央行降息的努力方向。央行此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对于调节流动性没有太大的意义,对于银行来说,应该领悟到利率市场化在加快推进的深层意涵,因为这次降息存款利率波动区间扩大很多。当然,由于存贷差缩小,银行利润也将进一步收窄,这其实也体现决策层“银行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真实意图。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