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常态 新机遇 新挑战

河南:新常态 新机遇 新挑战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河南发展的新对策

摘要:前不久在北京闭幕的APEC第22次会议上,中国经济新常态再次成为影响全球的热词。新常态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这种背景下,河南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机遇,新挑战?河南发展的新对策又有哪些?就此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河南省委党校博士宋伟。

关键词:“新常态”寓意深远

经济增速调低,为经济长期发展变轨转型奠定了历史性基础。产业结构演进,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整体质量提升,发展动力显现均衡多元,内在活力充沛。

主持:习近平总书记近日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引导国内外更理性务实地看待位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经济,为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吃下定心丸,为中国在下一步全球发展中做出更大贡献描绘出美好的新愿景。那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新常态的丰富内涵呢。

张占仓:我们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有六个方面的科学内涵:

第一,年均GDP增长速度7%左右。从2010年中国劳动力出现刘易斯拐点,就业压力有所减轻的实际情况分析,特别是经过2012年以来我们有意识把GDP增长速度适当调低到7.5%以来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我国GDP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全社会就业情况基本保持稳定,摆脱了过去就业压力较大情况下保GDP年增长速度8%的约束,并没有出现像日本、南韩、台湾等GDP增长速度从持续多年8%以上直接下降到4%左右的情况,为我们国民经济长期发展变轨转型奠定了历史性基础。

第二,产业结构排序成为三二一。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6.1%,第二产业降至43.9%,第三产业第一次成为国民经济最大的部门,实现了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性跨越。与此相伴,2013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达到51.7%,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工业增长速度,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望持续提高,而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6%,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第三,经济发展动力均衡多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长期主要依靠投资与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招商引资一直是全国各地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投资对GDP贡献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经过发展与调整,今年上半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达54.4%,高于投资贡献5.9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分析,尽管这两种影响因素对GDP的贡献还有可能出现一定的波动,但是依靠更多消费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宏观走势已经形成,这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结构的重大变化。

第四,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网络购物、快递、科技服务、体育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持续保持50%左右高增长率,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8238亿元,同比增长49.9%。国家邮政局发布信息显示,截至10月20日,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累计业务量已突破100亿件“节点”,预计今年全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将超过120亿件,将超过美国预计110亿件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

第五,全面深化改革的活力显现。一年多来,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激发了全民创业激情。今年1至9月份,新注册市场主体同比增幅60%以上,通过创业有力地促进了就业。正因为如此,在今年GDP增长速度较上年有所降低的情况下,1-9月全国就业却出现适当增长,保障了居民就业大局。同时,国家还推进了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全面深化改革正在为经济发展释放一系列红利,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日益充沛。

第六,年均物价总水平控制在2%~3%的水平。从近三年情况看,2012年和2013年经济增长7.7%,CPI同比上涨2.6%;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长7.4%,CPI同比上涨2.1%。接下来的3个月不会出现物价大幅波动的影响因素,全年物价有望保持在2%至3%这一温和上涨的合理区间,物价总水平进入了持续平稳、温和上涨的新常态,为中低收入者稳定就业与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经济增长与物价调控基本上比较匹配,有利于解决社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