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常态 新机遇 新挑战(2)

河南:新常态 新机遇 新挑战(2)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河南发展的新对策

摘要:前不久在北京闭幕的APEC第22次会议上,中国经济新常态再次成为影响全球的热词。新常态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在这种背景下,河南发展又面临哪些新机遇,新挑战?河南发展的新对策又有哪些?就此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河南省委党校博士宋伟。

关键词:河南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如何加大城镇化与公共消费型投资的开放力度,让外来资本、民间资本能够进入、能够盈利,是我省投资持续增长、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主持:所谓新常态,关键在“新”,就是过去没有出现的情况;核心是“常态”,就是要保持一个比较长时间的状态。以此开创中国经济未来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又一个30年黄金期。那么,新常态会给河南带来哪些新机遇和挑战呢?

张占仓:中国经济新常态将给河南发展带来很多新机遇:一是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促进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的机遇,二是以“一个载体,四个体系”持续建设促进经济较快发展和升级发展的机遇,三是以高成长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优化的机遇,四是以郑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开通运行促进现代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机遇,五是以郑州首家“E博馆”上线试运营促进国际化网络购物加快发展的机遇,六是以实施人才工程为契机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机遇。当然,我们也面临一系列新挑战,比如我们既要转型发展,又要加快发展,因为我们需要赶超全国发展平均水平,所以郭庚茂书记一再告诫我们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再如,我们科技创新能力较弱,难以适应升级与转型发展的需要,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任务艰巨;另外,我们人口多、底子薄、城乡发展不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等等。

主持:刚才张院长是从宏观的方面谈了河南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常说,出口、投资、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宋博士能不能再从这些方面谈谈对河南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

宋伟:出口方面。中国出口增长放缓不可避免。但是,对河南来说情况有所不同。我省属于后发地区,出口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确切地说是从2010年开始)迅速增长,出口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出口增长空间很大。实际上当前我省出口增长正面临良好的机遇与优势:从内部区域结构看,整体增长放缓的同时中国出口会发生区域分化,沿海发达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的出口优势逐步丧失并转向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以河南为首的中部地区目前及较长一定时期内(2020年之前)仍具有劳动力供给及价格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处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以,我们不能从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下降类推出口增长对河南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下降,相反出口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仅不会降低反而应继续增强。但是,随着工资水平的逐步上升,我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工的机遇期不会太长,我们应增强紧迫感,抢抓这一稍纵即逝的战略机遇期,力争我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工能够迅速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带动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出口,进一步放大出口对河南经济发展的贡献。

投资方面。现在不少专家提出,经过多年的大规模投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大幅度下降。实际上我认为,中国投资增长空间仍然很大:跟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率刚刚达到50%,发达国家一般在80%到90%)、环境等方面的差距仍然很大。所以,投资仍然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只不过从发展趋势看投资将从生产领域转向民生领域。

我省是欠发达地区,所以对于河南来说公共消费型投资、民生投资的空间更大。但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及相应的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已经出台,除特大型城市外,中国劳动人口将实现60年来的第一次自由迁徙。对河南来说,省外就业的1100多万农民工及其家庭人口在其就业地实现城镇化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全省人口的绝对减少将从可能转变为现实,未来城镇化完成后河南常住人口可能将变成9000万乃至更少。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农村人口将绝对减少,大多数乡镇镇区人口甚至部分县城人口规模可能会低于我们过去的预期。所以我省在城镇化过程中要防止小城镇、县城城镇规模扩张方面的“产能过剩”、防止公共消费型投资的“空间错配”。二是我省财政并不宽裕,民间资本与发达地区相比也不雄厚。虽然公共消费型投资空间很大,但目前除了郑州市投融资能力较强外,其他地市、县区投融资能力差强人意。如何加大城镇化与公共消费型投资的开放力度,让外来资本、民间资本能够进入、能够盈利,是我省投资持续增长、经济持续增长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消费方面。我省的消费与服务业增速较快。201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36%,三年年均增长10.8%,高于GDP年均增速0.4个百分点。服务业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但是,横向来看,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多年来一直徘徊在3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1个百分点,居全国倒数第一位。所以,总体来看我省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空间巨大。从根本上看,城镇化带来的生活方式转变是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基础动力,公共消费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居民消费的有效供给。由于城镇化水平低、公共消费型基础设施水平低,我省消费的发展既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又面临有效供给不足。所以,要进一步扩大消费,既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又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使服务业与城镇化相伴而行、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