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理性态度看待“新清明上河图”走红(2)

应以理性态度看待“新清明上河图”走红(2)

“作品里有批判也有反思”

新京报:有人认为创作这幅图是在抨击社会。

戴翔:一个作品出来后,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很正常,应该给人们多面解读的空间。我个人感觉与其说是讽刺社会,倒不如说是以推动社会进步的态度来介入现实的一种手段。作品里肯定有批判性的因素,但也提出了反思性的东西,希望对社会的良性进步有一些参与。

新京报:你被称为中国当代“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这算是一次新的探索吗?

戴翔:简单来说,就是以摄影为媒介来创作。和以前的作品相比,有变化也有延续。变化的是工程和规模要复杂得多、庞大得多。不变的是关注社会、现实和人。

新京报:这个作品在网上很火,在你意料之中吗?

戴翔:真没想到。当时就是想进行一个艺术创作。至于在传播过程中可能走到哪一步,都是无法预知的。

新京报:拍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遗憾的地方?

戴翔:暂时还没有。原来想过要在题材上再丰富一些,但每天都会有新的热点出来,这是一个无休无止的过程,就把新的题材留给以后吧。

应有看到“新清明上河图”问题的意识

与原有的《清明上河图》不同,《新清明上河图》不是对盛世繁华的书写和记录,而是对盛世繁华背后匪夷所思事件的描写和记载。这种反差,是作者眼中“新”的所在,是其自认为创作的亮点。也正是这种反差,让很多看过《新清明上河图》的人,觉得这样的创作其实就是在剪接社会的“丑闻”,与表现社会繁荣、美好、希望的《清明上河图》根本不能相提并论。而且,这种剪接所构成的“拟态环境”,可能过于阴暗,让人一下接受不了。自然,不如原有的《清明上河图》让人看过之后赏心悦目,满是欣喜。

按照作者的专业能力,创造出一幅如原来主旨的《新清明上河图》并不是难事。但是,作者的用意显然不是拷贝原有的《清明上河图》,创作出一幅具有时代性的翻版之作,而是在尝试以一种问题意识的视角,审视当前的社会生态——通过集纳社会典型事件,设置事件冲突情境的方式,凸显这个社会潜在的矛盾、问题、风险,以此来引起重视与反思。所以,以之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主题与思路,评价新的创作并不客观;因为,从一开始,作者的意图就是以典型事件为反思的切入点,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客观地说,这个创作主题没有问题。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反思,有反思才能有超越。而反思又离不开问题意识。尽管,很多社会事件看似只是个别事件,但这些个别事件背后可能有普遍的现象,可能有扭曲的价值观,这些事件当然需要被关注、被反思,若任由其发展,则社会的常识就可能动摇,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就可能被颠覆。这种关注与反思,其实就是问题意识的体现——看到一个社会事件背后的问题,并且把这个问题设置为议题,引导社会重视并解决这个问题。一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问题,若没有问题意识,问题就可能在被忽视中逐渐严重。

有人担心,这种问题意识会呈现错误的“拟态环境”,会动摇人们的信心。这其实是对问题的回避,对问题意识的过敏。在信息开放的时代,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并不单一,一个《新清明上河图》并不会成为人们判断社会发展的唯一依据。这样的信息,不过是人们所获得众多信息中的一种,也只是关于这个社会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这个侧面,与那些激动人心的消息一起,构成了我们完整的社会。如果这个侧面不予呈现,我们所看到的社会就不会全面。至于人们担心的误解会产生,也是一种过虑,当信息开放时,人们早已经过了脱敏,单一层面的信息很难再让受众直接产生确定的印象与结论。

所以,只要其创作素材是真实的,其创作态度是严谨的,这种有意识地关注和反思的问题意识,就不是罔顾现实的以偏概全,也不是刻意否定现实的夸大抹黑,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虽然,面对这样的作品存在选择性解读的可能,因此在解析作品时,也确实需要多种视角的引导,但是,如果我们把《新清明上河图》看成是一次议程设置,并看到其背后的问题,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有存在意义和价值。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