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解决三个问题(2)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解决三个问题(2)

 处理好科技投入与成果产出的对称问题

近年来,由于缺乏科技资源投入的集约优化和宏观协调,科技投入和成果产出不相称,科技资源配置中“分散、重复、封闭、低效”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科研绩效问题突出表现为:科研人员人力多,但人均科研成果产出较少;论文数量多,但高引频次论文较少;专利数量多,但核心专利较少;科研创新模仿和跟跑多,但原创和领跑较少。为此,应全面深化科技管理制度改革,加强科技投入与产出的绩效管理。

加强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组织架构上,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整合多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职能,统一设立专门决策咨询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科技计划“碎片化”等问题。在项目管理上,切实纠正项目工作中行政干预过度的弊端,政府部门不应直接管理具体项目,而应统一交由专业机构负责,政府则重点管宏观、管规划、管布局和管监督。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除少数战略性、基础性、公益性项目需要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外,有关技术开发性研究项目尽量交给市场。在管理平台上,加快推动公共科技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推进科技计划(专项)信息的互联互通。

加强科技经费的绩效管理。进一步改进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性支持经费的资助机制,加强分类指导,优化经费投入结构,既要防止经费投入的“马太效应”,也要防止“撒胡椒面”。进一步改进科研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水平,探索教师和科研人员年薪制改革试点。进一步加强对法人单位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评估监督,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机制和审计方式,严格科技财务制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科技经费管理使用的综合绩效评价,健全科技项目管理问责机制,依法公开问责情况,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强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建立行之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让重大技术发明者获得较大收益,让侵权、模仿、造假行为付出沉重代价,设立知识产权法院,从严从快受理、查究知识产权案件。探索技术、知识资本化制度,落实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完善科研成果的收益权和处置权归属问题。着力建设孵化器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社会科技需求报告和社会技术成果报告制度,推动科技成果双向交流。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应用推广的支持力度,研究采取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创业投资等多种形式,完善和落实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需求引导政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