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研究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2)

南京大屠杀研究仍有较大拓展空间 (2)

摘要:提及近年来国内学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理论成果,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主任程兆奇认为,由南京大学教授张宪文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和《南京大屠杀全史》较为显著。

首先,在日本学界,存在企图否认大屠杀的“虚构派”。江苏省行政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教授杨夏鸣曾对此进行阐述:20世纪70年代,日本国内出现围绕南京大屠杀的争论,并逐渐形成了“屠杀派”、“虚构派”和“中间派”。2000年以来,“虚构派”不仅在日本出版否定南京大屠杀的书刊,而且将它们翻译成英文,竭力向英语世界推介其“成果”。据杨夏鸣分析,虽然“虚构派”的英文文献远远超过其他两派,但其影响力却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彼此雷同的观点和不顾客观史实的荒唐逻辑”。

其次,法律清算也存在障碍。张连红说,目前对日战争索赔的核心是民间索赔,追究日本的战争责任,包括慰安妇、劳工、重庆大轰炸受害者、细菌战受害者等。我国民间对日索赔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1995年为标志,近20年来持续进行。“中国受害者对日索赔基本在日本左翼律师的帮助下进行,但仍然没有突破日本法律上的这些障碍。”日本法律界往往用时效、管辖权和战争赔偿已结束等观点来推卸责任。对于战争责任的追究,如大轰炸等,日本法律的观点是国家无答责。因此,到目前为止的各种战争索赔活动鲜有成功。管辖权问题现在有所突破,中国法院开始受理受害者对日本企业的诉讼,但仅限于劳工问题,且仍未进入执行阶段。

此外,最重要的,日本政府的右倾化政治倾向成为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重要障碍。日本右翼势力企图通过否定侵华历史,将侵略战争正常化。虽然经过两国共同研究,尤其是大量史料的发现使得其不能得逞,但右倾化已然影响了一部分日本群众,其中不乏青少年。

对话机制:深化专题研究

2010年,由中日两国政府主导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发布第一阶段研究报告,在此报告中,两国学者将中日战争的性质定义为“侵略战争”。中方称“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民族灾难”。日方表示,在战争中让中国很多非战斗人员被迫作出牺牲,明确了战争责任。双方并未就南京大屠杀的具体死亡人数进行讨论,但均引用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认定的“超过20万人以上”和1947年南京国防部军事法庭认定的“被害总数共30余万人”。而报告也指明,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例如,中国学者认为南京大屠杀的死亡人数“超过30万”,日方则认为“最多20万”等。

随着中日学界沟通不断加强,日本学界关于战争和侵略暴行的认知也越来越明确。笠原十九司是日本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权威学者之一。他在2012年出版的《南京事件争论史》一书中,详细地梳理了日本近几十年来关于“南京大屠杀争论”的历史背景和“争论”内容,揭露了“南京大屠杀”否定论者的诸多荒谬之处。

程兆奇表示,海外学界对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国内学界所做的很多工作还是增量工作,如挖掘材料、证明受害人数等,仍有很多研究空间亟须拓展。

张连红提出,为寻求中日共同历史中的南京大屠杀,中日两国学者至少可在以下几方面推动历史共识:一是建立南京大屠杀研究的资料库,加强史料研究;二是构建中日学者对话机制,深化专题研究;三是拓展学术影响,引导社会共识;四是设立研究基金,推动年轻学者深入研究。他还呼吁,学者研究成果不应仅仅局限于学术界,中日两国学者应尽可能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最新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从而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